《学会提问》读书笔记之论题与结论:
批判性思维的表现形式就是提出并解答批判性问题,而第一个批判性问题就是“论题和结论是什么”?我会用几个问题来解释什么关于论题和结论需要了解的信息。
第一个问题,关于论题,我们需要知道些什么?
论题,简单地理解,就是讨论的对象。
无论是表达观点还是讨论问题,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讨论对象。如果一个讨论不给出特定话题,一篇文章不给出议论对象,那么我们甚至不知道该怎样继续下去。而且,没有讨论对象或是讨论对象不明确,话题和文章就没有核心,就让人难以理解。
寻找论题的意义主要有两个:
一是能界定双方讨论范围,避免出现讨论“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
在生活中,有大量的争论都来源于双方的讨论对象不一致。举个例子,我认为A很“美”,你说“A塌鼻子,小眼睛,有雀斑,一点都不美”,在这里,你认为我指的是“外表”,但实际上,我指的可能是她的“内在”,不明确讨论对象和范围,就可能造成误解,导致无效的讨论。
二是论题的类型会影响到最后对观点的客观评价。
理解这一点要先明白论题的分类。
论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描述性论题,一种是规定性论题。
描述性论题就是指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事物描述的问题,它解答“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地球是不是圆的?”“感冒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中国2017年的GDP是多少?”这些问题的共同点就是所描述的事物是确定性的,是存在“唯一正确答案”的。
规定性论题是指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提出的问题。它解答“应该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人类应该保护其他生物吗?”“政府应不应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死刑应该废除吗?”这些问题的共同点就是所描述的事物是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根据个人不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不同。即使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但依然有人认为没有必要保护环境。规定性论题往往与个人价值观紧密相连,显示出人们眼中的世间万物应该呈现的样子。
因为规定性论题的答案存在太多个人因素,因此,很多时候对于规定性论题,就不能像对待描述性论题那样严格追求“对与错”,毕竟你所认为的“对错”往往也受到个人价值观的影响。
总之,你有必要根据论题的不同来确定评价的标准。如果你判断对方讨论的论题是描述性论题,那么有必要提高标准,确定对方是对是错,因为只存在一个事实。但如果是规定性论题,你大可以放松标准,尤其是不能将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对方,
一般而言,寻找对方的论题并不复杂。在标题,开头的位置,你往往就能发现对方的论题。如果不能,你也可以根据结论来倒推论题,寻找结论的方法将在后文指出。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结论?
结论,就是作者对论题的回答,就是他的观点,就是他希望你接受的信息。
“人类应不应该保护环境?”——这是论题
“我认为人类应该保护环境。”——这就是结论。
结论是论证的核心。它就像一棵树的树干,而其他内容——比如理由,假设,数据,案例等等——就是依附于树干而存在的树枝。没有结论的论证是不完整的。只有找到结论,我们才能对论证进行评价,才能根据评价结果决定是否接受结论。
一般而言,结论是需要有理由作为支撑的。但有一种特殊的结论,它没有任何理由作为支撑,单单只是一个结论。比如有人认为某件事是正确的,某样东西是存在的,但又没有任何理由来支撑他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可以称为“纯观点”。因为“纯观点”没有论证,不能进行评价,所以“纯观点”的价值一般很小。
结论往往是一个观点,但不是所有的观点都是结论。用来支撑结论的观点就不是结论。举例来说,“我认为死刑不应该被废除,因为没有比死刑更适合某些罪犯的惩罚了”,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在这句中,“我认为死刑不应该被废除”就是结论,而“没有比死刑更适合某些罪犯的惩罚”是支撑结论的理由,这个理由本身是一个观点,但这个观点在句中不是结论。
第三个问题,怎样寻找结论呢?
通常而言,寻找结论并不困难,但是很多作者出于各种原因,总是将作为结论的观点表达的相当晦涩,不愿意直截了当地表达观点。当你在第一次阅读时没法直接得出作者的结论,这时就需要一些寻找结论的技巧。
1、在标题,开头和结尾处寻找
结论最常出现的地方就是标题和开头,其次是最后结尾处,有时也会出现在第二段。当你找不到结论的时候,可以先在这些位置上看一看。
2、问问题
问问自己“作者和演说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希望我相信什么?”“作者打算证明什么?”多问一些以结论作为答案的问题,就能帮助你在阅读中抓住线索,寻找结论。
3、寻找指示词
结论前面往往存在指示词。“因此”“所以”“总之”“由此表明”“我认为”“我觉得”“我的观点是”等等,这些词语的后面往往跟随着结论。即使不是结论,也是文章的重点内容。在阅读中可以圈出这些指示词,这能帮助你寻找结论。
4、根据论题推出结论
如果可以找到一篇文章论题的话,可以试着以论题的关键词组作为线索,在文中寻找结论。举例来说,如果论题是“恐怖主义是否正在全球泛滥?”那么就可以把“恐怖主义”“泛滥”作为重点关注词语,在文中寻找这些词语所在的位置,这些位置中往往存在着结论。
5、寻找作者的暗示
有些作者喜欢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用一些意味深长,充满暗示性的词语和句子来传达信息,指望读者从中得出结论。这时你要问问自己“根据作者的论据,能够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作者是不是要我们从他提供的信息中寻找隐含的结论?”“这些信息是在告诉我什么?”“结论的意义是什么?”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寻找富有暗示性色彩的文字,然后顺着作者的思路往下思考,就能得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6、从作者背景中得出答案
作者的背景往往能给出一些寻找结论的线索,比如环保组织的成员一般不会赞同破坏环境的行为。同时也可以试着在网络上搜索作者,来获得关于作者的背景信息。
7、推理得出结论
如果你能找到作者的论据和论证,就可以自己推理得出结论。刚开始这样做会比较困难,但是当练习次数多了之后,就能培养出对论据和论证的敏感度,轻而易举地推理出作者的结论。
8、记住不是结论的内容
在寻找结论的过程中,排除掉不是结论的内容:(1)例子(2)数据(3)背景资料(4)定义。
第四个问题,我们在写作时应当注意什么?
批判性问题不仅仅使用在他人的观点上,更要用来检验自己的观点。当你学完关于论题和结论的知识后,需要在写作和演讲中做到下面几点。
1、旗帜鲜明,直截了当地说出你的观点
你有没有遇到过在阅读他人文章的时候,不知道作者在说些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对作者的观点有个模模糊糊的印象,但却不知道作者的明确观点。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如果连作者的观点都不明确,又怎么能评价观点呢?又怎么能从评价中吸收有益的内容呢?
不仅如此,很多人甚至连自己支持的观点都弄不清楚。他们只是有个大概的想法,就匆匆的下笔,结果写到中途才发现自己写作方向存在偏差,更有甚者,写到一半才发现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样做只会浪费时间。
在开头就明确观点有三个好处:第一有助于读者理解你的意思,第二有助于奠定写作的基调,让后续写作牢牢围绕观点来进行,第三有助于给读者“逻辑清晰”的印象。因此,你有必要旗帜鲜明,直截了当地说出你的观点。
建议你在标题或开头第一段就明确陈述自己的观点,否则读者就可能因为无法在开头发现你的观点而放弃阅读。
2、在纸上写下你的论题
在纸上写下你的论题,意味着:
第一,缩小论题的范围
在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明白大致的论题是什么。但这是不够的,因为一个论题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论述。
举个例子,“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以这个事件作为论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写:事件背后原因是什么?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政府部门应当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这些角度就是新的论题。如果只是泛泛而谈地谈论虐童事件,却缺乏明确的论题和着力点,写出的文章就会缺乏实质内容。
因此,在写作之前,首先要缩小论题的范围,从可选的论题中找到想要写的具体论题,找到自己最擅长的角度。
第二,明确写作的论题。
很多人在写作时喜欢有了大概的想法后,不做准备就兴冲冲地开始动笔。但这样做很容易出现写到中途就写不下去的情况,因为你的灵感往往不能持续一整篇文章。如果你不在写作之前就深入的思考,进行写作前的准备,就会在后续写作中步履维艰。所以,除非你是那种倚马万言的天才和厚积薄发的大师,否则就应该在写作前老老实实地进行准备工作。
写作前的准备工作之一就是明确你的论题。你到底想要写什么?所针对的对象是什么?写作的第一步就要弄清楚写作对象。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在写作时往往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但这样会导致写作对象不明确,文章重点不突出的问题。有了明确的对象,你才能有明确的结论,才能有文章的核心。
因此,在写作之前,问问自己“我要写作的具体论题是什么?”,将你的论题明确“写下来”,然后针对论题,提出自己的结论,同样也要把结论“写下来”。
不要只满足于在大脑中有个概念和印象,如果不能在纸上形成清晰明确的文字,就代表你的论题和结论需要进一步探究。记住,把你的论题和结论都在纸上写下来。
第三,删除多余的论题
如果一篇文章中包含了过多的论题,重点就会不突出,就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很多人在写作时都有贪多嚼不烂的情况,常常一篇文章中包含了过多的论题。但除非必要,一篇文章中最好只有一个论题,这样做能突出重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当然,如果只写一个论题较为单薄,或是有其他要求时,一篇文章可以存在多个论题,但每个论题至少保证结构完整(比如这篇文章可以分成几篇来写,但是出于对原书的尊重,以及文章内容较多,就可以存在多个论题),多个论题之间必须详略得当。
在你将论题确定之后,如果是多个论题,那么就可以删除多余的论题,专心写一个。
3、将你的意思表达清楚
将你的意思清楚无误地表达出来并不容易。人们在写作时最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误认为自己的观点已经表达的足够清晰明确,读者之所以不能理解是读者自己的问题。在这里,作者无形中以自己的水准代替读者的水准,误认为读者拥有和自己差不多的理解能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多数人自从走出学校后,就可能再也没有看过一本书,他们从学校当中学习的阅读技巧早已遗忘的差不多了。
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需要做到三点:第一,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第二,清晰无误地阐明自己的逻辑,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写作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多问几个为什么;第三,使用更加大众化的语言。只要你预计你的读者是普罗大众,那么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就应当更加直白,更加简单,这样才更容易理解。虽然大量运用专业词汇会让你的文章“不明觉厉”,但是每增加一个专业词汇,就可能流失一部分读者。
直截了当的表达观点,清晰无误地阐明逻辑,使用更加大众化的语言,这能让读者轻易地明白你的意思。
总而言之,你应当寻找文章的论题和结论,然后在自己写作时清晰地陈述自己的结论。作者:高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