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篇研究陶渊明论文的合集,用了两天读完。
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从魏晋两朝清谈内容的演变和陶渊明家传信仰两方面入手研究,论证陶渊明外儒而内道、舍释迦而宗天师,创立“求融合精神于运化之中,即与大自然为一体的”新自然观,因此不仅是一流的文学家,也是古代的大思想家。陈先生认为曹魏清谈乃政治上的实际问题,而到东晋已成为口中或纸上玄言,失去实际价值。从王戎王衍“将无同”的讨论开始,以竹林七贤等人为例,论证时人处理老庄之自然和周孔之名教的关系有三种,有尊天师道自然观的嵇康阮籍,有尊名教的何曾,也有先当名士后因屈服司马氏政权尊名教的山涛王戎,为了给自己行为做辩解,生发出的自然名教相同之说。而陶渊明尊信家学,创出旨在委运任化的新自然观,不需面对名教和自然的关系,即可处理好与新朝的关系。论述引证非常扎实充分。
后三篇是萧望卿的《陶渊明历史的影像》,讲历史上对陶渊明及其诗作评价的发展变化。《陶渊明四言诗论》《陶渊明五言诗的艺术》则是对作品的品评。两篇可以比较着来看,萧先生对诗的标准是诗人能否从思想、内容、意像和韵律形成自己的特别的个性而且在一篇中达成形式与内容和谐。依据这个标准,陶渊明虽然有自己的思想,但作四言诗时受到四言格式和学习诗经内容的限制,失去了自己的任真自得,少有佳作。而其五言诗则不然,萧先生认为,陶渊明学了楚辞的气氛情韵、乐府明白生动、古诗十九首的命意设境、建安诗人的命意结构措辞等,真正是用“用比较接近说话的语言”“更广泛地将日常生活诗化”,形成了自己的个性。萧先生还从与谢安谢朓范成大等山水田园诗人的比较中更突出了陶渊明的特别之处。
这三篇文章构成的《陶渊明批评》大概是萧先生二十多岁时的作品,还没有受到建国后分析思路和语言特点的影响,语言生动可爱极了。
比如他分析陶诗《拟古*日暮天无云》:“这是怎样的一种声音!你念的时候,有点喘不过气来是不是?俨如三月的微风透过红杏林吹来的,含着潮润的芳馥,阳光温煦。这富丽回环的声音,像阵阵花香喷出,由于有机的韵律,融为一片和谐的妙月……”(78页)
他讲陶渊明更广泛地将日常生活诗化“渊明用高尚、平实而且真率的态度将生活呈现在诗里,青松、鸡、狗、黄昏的锄头,一触到他笔底,便都染着了高贵的灵性和情感。他就从日常琐细的生活,鲜明地显露出自己的个性。”(72页)
讲到诗的情感,他说“情感像微云流过柔兰的天空,要追摹他的迹象,就如在月光下搜寻瀑布映在石壁上清微的影子,用文字把那个影子描下来,保留的已极有限,读后感www.simayi.net读者的经验与兴趣与诗人不尽相同,于是诗一部分歪曲,一部分湮灭,一部分不自觉地扩大,真正诗人的情绪读者所能共感的,不就像几缕梦的游丝了吗?因此诗特别讲暗示,重言外的神韵,不专求表现,而在使读者就有限的文字填满无尽的虚白。诗像一缕微微的风,在你心上轻轻一扇,便生起粼粼的绿波,使你感觉天地染满了春色。”(第48、49页)
他将陶渊明的个性,“个性特殊的魔力恰好道着了渊明的五言诗,他在五言诗里表现出显明的个性,我们仿佛看见他从荒径里缓缓走来,篱边照耀着几株菊花,南山浅蓝融入胸臆;仿佛看见他坐在东窗下,持着一盏春酒,八荒昏朦,薄寒浸进来,他的手微微战慄,隐约听到他的叹息。”(第41页)
现在好像不大有这种文学批评了,太个性化,不够理论化,语言似乎也不够学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也都这样,诗话词话,多是评者的感受,形式也多是短章,不够理论化,不够成体系。但个人觉得,这种文学批评更能深入作品,也更能看到批评者,读者、作者、文学批评者三人更能产生共鸣。我们的文学批评,不就是为了让大众更好地认识好的作品和作品的好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