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思考——《娱乐至死》读后感2000字

坚持思考——《娱乐至死》读后感2000字:

人们经常用“先入为主”一词来形容个人的思想观念容易被最先接触到的人、事、书籍、影像资料等影响,甚至使一个人认知理念的方向或内容等达到根深蒂固的程度,这应该是一种经验使然的常见现象。生活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地球村里,海量讯息全天候在眼睛、耳朵中不停穿梭,个人的认知很难不被干扰,尤其是在全球泛娱乐化倾向愈演愈烈的此时此刻,轻松的娱乐甚至过火的娱乐让我们懒得在心河里逗留片刻,更不愿去思考深刻的议题,如我们生活的世界还好吗,我们生存的状态真实或健康吗,人类还是爱智慧爱思考的灵长类物种吗?

美国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就是少数爱思考的智慧的人类代表者。其著作《娱乐至死》以独特的视角和冷静而睿智的思考,为我们展示了美国电视文化对公众话语权的弱化作用,以及对文化娱乐属性的不断强化,乃至深刻影响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去重视形式与外表,变得惰于思考,如愿意听长时间的演说、愿意阅读深刻书籍或经典著作的人越来越少。其实,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本书初版时的1985年的美国,2018年的当下已经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泛娱乐化现象在当下中国同样存在,经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被很多人当作不易阅读的大部头作品,阅读量大不如前;经典话剧《雷雨》在北京为大中学生进行公益演出时,学生们的“哄堂大笑贯穿全剧”。

坚持思考——《娱乐至死》读后感2000字.jpg

本书的观点以及扎实的论证,让人惊醒自己与周遭世界的关系——我是不是一直生活在多种强大媒体营造的半虚构半真实的世界里?并因此而变得惰于思考,尤其是关于人生意义或世界未来等的深刻思考(看似无用,实则影响深远,切中要害)?我想,就我本人而言,答案应是肯定的。

本书中尼尔·波兹曼关于电视、电脑等媒体的思考非常深刻,结论也比较理性客观。如作者说自己也非常喜欢一些电视内容,充分肯定科技进步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醒人们注意电视媒介(当下更多的是网络媒介)推动产生的泛娱乐化,让人们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读后感m.simayi.net作者在书中认为印刷术的传播点燃了人们的希望,并赋予智力一个新的定义,即推崇客观和理性,鼓励严肃、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而思维方法在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与以文字为中心的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一个充满娱乐的文化,后者是一个几乎没有娱乐的文化。作者将印刷机统治美国人思想的那个时期,称之为“阐释时代”,而将十九世纪末期开始的新的时代称之为“娱乐业时代”。在“娱乐业时代”,“信息-行动比”非常低,即外界信息对个人生存和生活的改变性影响力微乎其微,目力所及的内容几乎与自己的行动和行为毫无关系。因此,“娱乐至死”的现象让人警醒。尼尔·波兹曼在本书最后一句话中写道:“他(赫胥黎)试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中国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在谈到本书时,指出:“(本书是)娱乐时代的当头一棒,(是)尼尔·波兹曼的深刻预见。我们今天已经处在波兹曼描述的世界里,处在一个信息和行动比严重失调的时代。在空前便利的电子传媒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聪明,也比任何时候都轻飘。《娱乐至死》的预言指向了我们今天的现实。”如何走出这个娱乐化严重的时代困境呢?尼尔·波兹曼在书中给出了几条对策,其中之一就是通过学校教育。我本人也希望学校教育中能多一些“无用”的非功利的教育内容,如文史哲中教人向着真善美行进的内容。

美国著名已故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人类的未来取决于人们的觉悟程度”。在当今科技发展的“双刃剑”效应愈益显现的时代,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从泛娱乐化的生存场景中抽离出来,认真思考诸多看似虚空遥远实则紧迫现实的问题——诸如生而为人的意义、娱乐与本真的平衡问题、科技与人文的关系问题、生态危机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平衡问题等。知易行难,思考只是开端,更难的,在于实践。人类文明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克服上述种种现实困境。然而,未来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我本人还是对此持乐观态度的,我相信人类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前行中的重重困难,苦难辉煌,经历痛苦的转变过程是必经之路,但未来可期,美好可待。

读毕此书,对我个人最大的触动便是,未来不论身处何种处境,都不能停止思考。坚持思考,才能从繁芜杂乱的信息世界中回归本真,发现一个更加真实质朴的世界,成就一个更加真诚炙热的自己。作者:王力鑫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