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梁启超——《南渡北归》读后感1500字:
中国读书人,没有不知道梁启超的。从小学历史就开始讲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其始作俑者,就是发起公车上书,搅的晚清社会地动天摇的康有为和梁启超。
戊戌变法是1898年,今年也是戊戌年,光阴似箭,一晃两个甲子了。就个人言,如同白驹过隙,电光火石。就历史言,恍如昨日,历历在目。这一百二十年,中国近现代社会动荡,思潮翻滚,文化运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波诡云谲,民族社会如一叶扁舟,在惊涛骇浪上闪转腾挪,山重水尽疑无路,而又往往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华文明所积淀的如同黄土高原一般深厚的优秀文化传统精神,生发着无穷无尽的动能,启迪和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劈波斩浪,冲破迷雾,与时俱进,生生不息。
人的来路千篇一律,但归途却各有千秋。
谁能想到,维新运动的领袖,清华国学院赫赫有名的四大教授之首的梁启超,竟然是被协和医院的一次医疗事故给割了腰子,去了健康的右肾,最终不治而亡的呢?!
更令人称奇的,是梁启超对这次医疗事故的态度——竟然是不求任何赔偿,不要任何道歉,并亲自著文为协和医院开脱。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但这样的奇事,也奇得太不可思议了。
梁启超的学生,那位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最终飞机撞山,仙逝在天上的诗人徐志摩不干了。他通过媒体对协和医院口诛笔伐,兴师问罪。但是,老师梁启超制止了他。下次老师如此严肃的制止他,他没有听,后悔得肠子都青了。这次,他听了。
下次的事,是在数月之间,也是民国一段浪漫佳话,也引出了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段证婚词。徐志摩风流倜傥,处处留情,陆小曼兰心蕙质,脉脉含情,徐志摩有妻,陆小曼有夫,而且还是徐志摩的同学,梁启超的弟子王庚。担任哈尔滨警察局局长的王庚是个粗人,陆小曼一要求风花雪月诗情画意就让她去找徐志摩,徐志摩在陆小曼身上,看到了林徽因的影子,以一首“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打开了陆小曼的心扉,梁启超怒其对妻不忠,对友不义,对其再三批评教育,甚至给在美国的梁思成写信,说徐志摩很聪明,这次却要陷于灭顶,我还想救他出来,也有一番苦心。梁启超还在家信中说,陆小曼将来要把徐志摩累死。
可怜天下老师心啊!
然而也是人的命该如此。老师洞若观火,奈何学生已经走火入魔。可笑的是,徐志摩的父母提出的条件是,如要结婚,必须胡适提婚,梁启超征婚。可怜梁启超,爱徒心切,虽然一百个不愿意,还得给这一对冤家征婚。
但是,梁启超是谁啊。他是徐志摩的老师啊!所以,他就以上课体扎扎实实地给徐志摩陆小曼征婚致辞:
我来是为了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这样的恶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励。徐志摩,你这个心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聚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
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读后感·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
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
有师如此,夫复何求乎:
在自己的婚姻大典上听到如此失败的证婚词的徐志摩,在老师遭遇医疗事故的困境时刻,挺身而出,剑指协和,为老师的权利奔走呼号
有徒如斯,此心光明哉:
梁启超为什么袒护协和医院?原因竟然是为了“维护西医社会声誉,以便使这门科学在中国落地生根”,梁启超认为“维护西医的形象就是维护科学,维护人类文明的进步事业。
因此徐志摩埋怨老师是“白丢了腰子”——如果梁启超是兰州人,一定会骂徐志摩“你哥的腰子滴话吧”——,而三年后,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57岁。
六个月后,盛极一时,却维持了仅仅四年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宣告解体。
泰山崩塌,梁柱摧折,哲人永逝:
后记:一语成谶,徐志摩与陆小曼都是最后一次结婚。陆小曼师从刘海粟画画,解放后陈毅市长安排其进入上海文史馆工作,1965年去世。两人爱恋婚姻总共五年,陆小曼再未婚嫁,为徐志摩整理出版遗作,静心绘画。作者:陈其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