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中的石头——《褥子团契》读后感1500字:
最近读到这本书中的一篇文章,非常喜欢,到一个程度在昨天给我爸读到其中一节时似乎眼泪都在眼睛里。那一篇的名字叫“放下手中的石头。”
这是一篇关于心理咨询师在做心理辅导时所用的方法的文章,里面引用了一个西方的圣经故事。故事讲到,有一次耶稣在街上碰到了一个“行淫时被捉妇人”,被一群法利赛人围着。在当时中东地区的文化里,行淫是重罪,要被石头打死。而法利赛人,是在当时社会中最有地位,有知识,精通法律的一群人。他们围着这妇人,要定她的罪。
有趣的是,耶稣在当时也是一个蛮有影响力的人,按道理他应该很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为要赢得别人的喜欢,认可。可根据故事中记载,耶稣在到那个妇人面前时却十分尊重,没有任何指责,嘲讽,甚至没有讲任何一句道理给她听。我想这是很棒的心理辅导,它揭示了一个道理,在我们帮助别人时,倾听别人时,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不带着内心的评价听,要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就像是那个人一样,理解他/她的难处,不做道德的评判,这样才可以真的让人有安慰。
当身旁的法利赛人为难耶稣,问他:“按你的道理应该怎么办呢?”他们似乎在说,不用石头打死她的话就是犯法,打死她就不算关心理解不算爱,你说怎么办?耶稣的回答也是妙,“你们当中若有谁是洁净的,就可以第一个拿石头打她。”这话一出口可不得了,聚众的人从“老”到“小”一个一个都走了。
我想这一段也解释了人们内心的一个真相,就是我们常常看到别人的错,但对于自己的错误比较容易忘记。换句话说,我做一个猜测,就是:如果我们有一个很容易看到别人缺点的能力,那很有可能是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为我们被不认可的经历太多了。就像那群法利赛人,他们最熟悉的是法律,可想而知,一群天天生活在法庭里的人,有两样东西一定是最明显的,一个是自责(定自己的罪),一个是教训人(定别人的罪)。这两个之间有很紧密的联系。也像这篇文章的作者在他的另一本书中写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用道德强加于人?因为他们曾受到道德的强迫。”
在这篇文章里提到了一个词叫“阴影投射”。其中说明,心理辅导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来访者的身上的不好里面找好的。而法利赛人的思想体系是“在好中找不好的。”读后感m.simayi.net所以阴影投射在这里是“他们通过审判别人,给别人定罪,让自己获得一种自义感。实则是一种防御型方式,把这些自责投射到别人身上。”我觉得这个阴影投射这件事,在我们的文化里太常见了。好像还有个词叫“道德捆绑。”我还没有想好这两个词的联系是什么,隐约中觉得是有点关系。如果出现了道德捆绑,那我想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教会,都可以是害人的。
接下来的一段就是我最喜欢的。我把它抄录下来,稍微做些改动。
“当事人是一个从事被人看不起的职业的女性,但耶稣对她却表现出充分的接纳尊重与接纳。我们曾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一个人行为端庄,对社会有贡献,才值得被尊重。但是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学到对尊重有了新的理解:耶稣尊重那个妇人,不是因为她行为端庄,也不是因为她有什么功绩。耶稣尊重她,最根本的理由是:她是一个人,是人类肢体的一部分,而这是人当受尊重的基础,它不是任何社会价值条件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也不是我们的道德理论可以摧毁殆尽的。”
当然,我觉得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强迫自己喜欢自己实在喜欢不起来的人,因为那也是不尊重,是不尊重自己,而自己尊重自己非常重要。就先写到这,有点困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