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读后感赏析1500字

《第七天》读后感赏析1500字:

带着学生读过余华的《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而今他们向我兴匆匆地推荐《第七天》。

书刚出来的时候,就略有耳闻,据说风评不佳,因此也就没有买来细看,但时过境迁,学生反过来向我推荐书,而这无论如何,都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教学相长”体验。

实话说,刚翻看这本书,被它的文笔吓了一跳,开篇的语言风格,近乎是某本二流杂志上的恐怖故事,这让我很是怀疑,它的作者竟然是余华。至于书封上的推荐语,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我更以为这是出版社的噱头,与本书内容无关。

《第七天》到底写了什么,简而言之,它描述一个已经死去的人,以“死亡”为契机,与现实世界里的人与物的一次次交会。在这本书里,你看不到《活着》里那种遥远的故事背景。反而在现代文明的舞台布景上,余华把弃婴、强拆、瞒报、蚁族、卖肾这些国人习以为常的社会问题,以排列组合的方式,依次安排在这个荒诞的故事中。

如果说《活着》的绝望,是一个遥远到对今天的中国人,已经觉得不那么真实的故事,那么《第七天》所描述的则是那些仍然在我们的眼前不断发生的悲剧。所以读此书的那种窒息感,可能不来自于小说者的叙述,而来自于现实的感受。这种感受,与纯文学所带来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它更趋向于是我们读了某一条引起公愤的微博,所带来的情绪变化。

《第七天》读后感赏析1500字.jpg

当然作者这样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当读者为主人公的命运而牵肠挂肚的同时,也可能在暗暗担心,自己是否会被牵连其中,这样的故事,无疑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当代读者读起来,有一马平川的快感。

然而,这样写也有一个坏处,尽管余华用文学去记录当代,这是一件值得感佩的事情,但是为了躲避审查机构,让本书得以顺利出版,他必须在现实批判和文学语言中,寻求平衡,这使得他的很多故事,有一种隔靴搔痒之感,记录现象,而缺少探究,最后只能用大段的文学语言,来进行中和,以至读本书的某些篇章,有种吃夹生米饭的感觉。

但余华毕竟还是余华,一旦脱离了他想要尽力去批判的现实,文笔便又温情动人,流光溢彩起来。杨飞与养父杨金彪的故事,写的非常柔软生动,那种中国式独有的情义,让人读起来荡气回肠,欲罢不能。尤其需要提到的是本书中对人物的称谓,很多“我”的长辈,在作者的自叙下,都直呼其名。读后感m.simayi.net在一般的书中,以工具化身份出现的人物,其称谓往往与主人公的某种伦理关系相联系,但这本书里,余华不仅给每个配角,许以庄重的名字,哪怕是“群演”,也要让他们的名讳白纸黑字的记录在案,并被反复提及。如果过分解读的话,这或许是本书的一种基调,每个生命,都独一无二,无论你贫穷富贵、健康残缺、主角配角。

尽管本书的布景,是乌漆嘛黑的现实,但是在黑沉沉的色调里,却仍然有些温柔的光晕,浮现其间。说实话,这么写很不余华,但是对于年轻的学生来说,以这样的立场来读本书,反而是一件好事。

文中的主人公,面对被众人嘲笑的陌生同事,会主动伸出援手;面对被劈腿的婚姻,会在财产分割上多做让步;面对经济拮据的家庭,会主动提出降低补课费用;面对身患绝症的养父,会变卖家产,常侍左右。

这个41岁死于房屋倒塌的男人,是现实生活的失败者,可是,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或许是,也许我们早已经习惯了人心冷漠,习惯了那些荒诞而绝望的社会问题,但仍然有些人,在历经绝望之后,仍然捍卫着人性中最善良纯净的一面。

故事中杨金彪如是,李月珍如是,武超如是、杨飞更是如此。最后,如果要把这本书推荐给十几岁的孩子话,我想,我会基于以下两点:

第一、我希望孩子们看到文学的力量。文学不是无病呻吟的矫情,更不是歌功颂德的粉饰,而是可以拿来与现实对抗的武器,是启蒙心灵的灯火。

第二、我希望你们十几岁的时候,愚钝一点,单纯一点,天真一点。就像书中所描绘的“死无葬身之地”一样,那里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只是一派自然风光美好,人心纯良简单。作者:高老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