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尽天明终有时——《子夜》读后感1500字

夜尽天明终有时——《子夜》读后感1500字:

《子夜》里有一句话这样写道:“天亮之前有一个时候是非常暗的,星也没有,月亮也没有。”往往最难以忍受的,不是漫漫长夜,而是这种微露朝意却依旧遥遥无期的子夜。

不经意的邂逅

与《子夜》的邂逅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那天午后,我沿着街道独自漫步,看着车辆来回穿梭,路人行色匆匆,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一家旧书店。这家店位于四方井的一条小巷子里,巷口很小,勉强可容两个人同时通过,若不留心,很容易的就会错过去。沿巷口往里走20米左右,就是书店,门口既没有醒目的招牌,店内光线也略显昏暗,要不是门口挂着“老旧书店”的字牌,简直就和普通的住房没有什么两样。除了各式书架,店内再没有什么“像样”的装饰,幸而书却摆放得颇有条理。闲暇时,我很喜欢来这里,因为物美价廉的书籍,更因为这幽静安宁的氛围。我如往常一样在书海里探索,期望能够挖掘出一两颗“失落的珍珠”。这时,一本暗红色的书吸引了我的目光,它静静的排在书架上,独特的封皮颜色和质感同旁边的“小伙伴”形成鲜明的对比,磨破的书角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封面上依稀可辨烫金的“子夜”二字似乎向我诉说它的不凡。

夜尽天明终有时——《子夜》读后感1500字.jpg

时代的悲剧

《子夜》原名《夕阳》,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共十九章,主要描述了1930年春末夏初,发生在当时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上海的故事,故事大致可说是从纵、横两个方面展开:纵向以主人公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为主线,写他如何在与赵伯韬的斗争、双桥镇暴动、丝厂女工罢工“三条火线”中搏斗,最后在“四面楚歌”中以彻底破产而告终;横向则牵连着千头万绪,远至帝国主义势力在华的矛盾和中国新军阀的混战,近至各色人物在“十里洋场”的活动。内容纵横交错,远近相连,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说围绕买办金融资本家,反动的工业资本家,革命运动者及工人群众三个群体,通过塑造以吴荪甫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典型形象,提出了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家到底有没有发展空间这一问题。

悲情的“英雄骑士”

小说的主人公吴荪甫是一个具有硬干的气魄、冒险的精神和雄厚实力的企业家。这位曾游历欧美的有魄力、有手腕的企业家,想用自己的铁腕和意志发展民族工业,被称为“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在家乡,他企图以电厂为基础建立“双桥王国”。但双桥镇不是“英雄用武”的地方,读后感·他的目的是“发展企业,增加烟囱的数目,扩大销售的市场”。他联络组成益中公司,鲸吞小厂,希望进一步振兴民族工业。他用一只眼睛看着工业,另一只眼睛看着政治。他有一种美好的希望:“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但他生不逢时,双桥镇的农民起义使他在家乡的产业损失惨重;苦心经营的丝厂罢工潮不断;处心积虑吞并的小厂产品滞销;公债市场上饱受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打压;关键时刻杜竹斋的背叛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终于一败涂地,几乎自尽。

不负时光不负己

初读《子夜》,总觉茫茫然不知其所云,直到读了第二遍,才稍稍有些眉目。一方面是其中用了大量的专用名词,显得对一般读者不太友好;另一方面也因为作者的身体原因,写作意图未能完全实现,作者在“新”的后记里笑称是“半肢瘫痪”。读完全书,令人不禁感慨矛盾先生深厚的文学底蕴。书中主人公有一句话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当一再遇到挫折想要放弃时,他对自己说:“不!我还是要干下去的!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项了!丝业关系中国民族的前提犹大!——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这种不妥协不放弃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同书中的主人公相比,我们所处的时代简直犹如天堂一般。国家建设如火如荼,行业发展稳中有进,给我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土壤。在成长和奋斗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种种压力,本是人之常情,就算真的“子夜”来临,也要相信总有夜尽天明的时候,把自己的梦想同中国梦、行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不养尊,受挫不志短,用心血和生命谱写自己精彩的人生,方能不错失这大好新时代,不辜负这一身好皮囊。作者:罗文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