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后再无大师——《南渡北归》读后感1500字

民国之后再无大师——《南渡北归》读后感1500字:

原创:夜逃少年;一直对西南联大的存在抱有一种神秘感,因战事而成立,偏居西南一隅,却是集全中国最优秀的学生和教授之地,战后即解散。中国后来在国际上获得认可的学者,很多都曾在战争时期于西南联大就读。

那时的西南联大由北大,清华和南开组成,要不是前段时间看到北大校长在校庆时说出的鸿浩之志,我可能也不会有决心看这本书了。

最开始买这本书时,以为是关于西南联大的,后来才发现,其实是包括所有的知识分子,那些待在“地图上找不到的”李庄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研究员、教授,好多我只闻其名,不知其人其事的人物慢慢对上了号。

看完整本书,有三个好奇与学习。

一、没有学位的学者

说那时20世纪20年代,清华大学组建国学研究员,聘请教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讲师:李济。王国维当时对这个阵容和清华的校务安排颇为欣喜,说:“一校之中实行教授之人多,而名为管理之人少,则一校之成绩必可观矣!”

这些教授的聘请,都遵循了一个“重视真才实学,不慕虚名,不轻信文凭”的原则,除了赵元任是哈佛博士外,王国维和梁启超,无文凭但早已是声名远播,而陈寅恪,虽然放洋游学列国十几年,可终未能获得一张文凭,“完全是为求知而读书”。

民国之后再无大师——《南渡北归》读后感1500字.jpg

当时的陈寅恪,精通梵文、西藏文、巴利文、英文、法文、德文等,虽没有追求文凭、博士学位,但也被柏林大学和巴黎大学的教授们所推誉,所以当时被推举为清华大学国学院教授时,也曾遭到反对,毕竟没有文凭,可梁启超、吴宓极力推荐,梁启超甚至拿自己举例子,谓:“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陈寅恪终身最信服的10字名言,也是我的新信仰了: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让我想起,赫胥黎在《重访美丽新世纪》里说过的,以自由为目的的教育,才是教育应该有的样子,教育出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

那时的大师中,学历“较低”的还有:史学大师钱穆、哲学大师梁漱溟、现代文学大师沈从文、数学大师华罗庚。

想想啊,那时真的是一个识人才重人才的年代,只要有才华,就会被赏识,无论学历,学位。

二、选择和命运

《南渡北归》三本书的最后一本是“离别”

篇,讲了在国共内战后,学者们直至终老的命运。

去了台湾的胡适、傅斯年、梅贻琦、蒋梦麟、李济、叶公超等人,虽然在各自政治位置上有起有落,但至少都得善终。

而留在大陆的文人们,基本都是为了家人和为了国家建设留下来的,他们觉得,无论何时,都还是需要学者和知识分子的,当时新成立的国家领导人们,也积极呼吁在外的学者,回国建设祖国。

史学家唐德刚形容内战后的两岸学者道:“台湾学者是唱戏抱屁股-自捧自;而大陆学界则是对着镜子喊王八-自骂自。”

可谓非常精确了,留在台湾的各位,参政从政;留在大陆的各位,就开始全面批判自己了,拿郭沫若来举例子,他曾经说过:“...拿今天的标准来讲,读后感.我以前所写的东西,严格地说,应该全部把它烧掉,没有一点价值。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没有学好毛泽东思想,没有用毛主席思想来武装自己,所以,阶级观念有时候很模糊。”

各式运动开始了,“幸运”的如林徽因、梁思永等人,在五十年代过世,躲过一劫,而之后的文人,就如陈寅恪所言:“凡一种文化,值此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由曾国藩后裔、南京博物馆馆长、才女曾昭燏于1965年在南京灵谷寺自杀,开启了知识分子被迫害后自杀的第一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