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走远的泥土味——《梁家河》读后感1500字:
《梁家河》这本书,昨天办公室一发给我便迫不及待的阅读了。
忘了是谁提过这本书,只记得最近一次提到这本书的人是贾老师。当时,她也是开会时发的这书未曾读完,参加晚上沙龙的间隙她依旧津津有味旁若无人的看着这本书。临了,给在场的友人们推荐了这本书,并说确实值得一读。
一口气读完了《梁家河》,已是晚上十一点。我给身边的孩子说,这本书确实不错值得一读,有时间你也看看。我觉得一本好书不在于他文字的华丽,也不在于他内容的波澜起伏,仅仅在于他能触动人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让你不觉得是在读一本书,而是在读一个生命,这才是一本好书能让人久久回味的地方。
“……当他早晨推开门走出窑洞时,看到院子里、道路旁站满了人——大人、孩子、老人、全村人都来了。大家手里拿着红枣、小米,默默地站着。他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这是他第一次当众流泪。”“这天,村里的人都没有上山干活,他们排着长队为习近平送行,一送送到十多里外……”好多次,这本书的情节让人润湿了眼,你能想象的到在当年那么艰苦的岁月,人与人之间的淳朴本真,没有有意的巴结奉承,反倒是乡亲们的处处维护,他们的善良、憨厚给了习近平一片重塑生命的沃土。他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是啊,十五岁正值青春年少,在当时动荡的年月,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命运转折都是很难预料的。正如“他们说,枪毙够一百次了!”可是,就是他倔强的性格,让他觉得“一百次跟一次没有什么区别,都一百次了还怕什么?”这就是当时的少年,正直、勇敢、担当让他理性的做出来一个正确的选择——去延安。虽然“他们觉得基本上属于流放”,但是,对于习近平来说,那是父亲当年闹革命的地方。
人有时候在最迷茫的时候,最需要的是身边的亲人去帮他拨开眼前的迷离。然而,当年特殊的时代背景,没有现在家庭教育的陪伴,对习近平而言更像是一种“逃离”。这样的逃离让他在十五岁到二十岁这个人生关键的节点,有了脱胎换骨式的成长,并让他这个从北京走来的青年真正的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他待人讲话总是面带笑容,总是很和气,没有高高低低,没有看得起谁,看不起谁。”习近平用他的人格魅力让梁家河的乡亲们从心底里接纳了这个北京娃,他的爱读书、见多识广还成了乡亲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通道、一双眼睛。读到这里,我会对“多读书,读好书”有了全新的认识,不是所有的书都是打开世界的窗。
《梁家河》这部书很平实,没有华丽的语言,更没有一般意义上报告文学的浮夸,更像是一部黑白色的纪实片。你会随着作者的文字不由自主的跟着习近平的脚步去接触他身边梁家河的父老乡亲。跟着他认识“随娃”,认识“黑子”,认识他当年的“小伙伴”。人常说,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读后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你能走多远,看你与谁同行!正是因为习近平的下乡,改变了这些小伙伴的认知甚至梁家河整个村民的认知。他们现在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习近平设身处地为他们谋划之外,更多的是他们从习近平身上看到了务实,看到了读书长见识,看到了希望。所以,才有了后来武晖考上了延安师范学校;有了雷平考取了延安大学;有了今天梁家河小河流水潺潺,绿树丛中的农家小院;有了今天衣食无忧梁家河人的日子……
《梁家河》带给我们的没有遥不可及的未来,只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脚踏实地的中国梦。正如武晖想的那样“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让我真在的理解了经历过上山下乡的这代青年,他们对于生命最浅显又最质朴的意义。人在这浮沉俗世走此一遭不就应该如此吗?生于泥土,长于泥土,最后归于泥土,不就应该不枉此生,给这片我们栖息的泥土地留下一片绿色的气息造福子孙!让我们的儿孙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踏踏实实走好人生路,让更多的梁家河这样的美丽画卷遍布整个中国大地。
到那时,是不是正如书里所言:习近平回梁家河,路过这块坝地的时候,在坝边看了很久,坝地里栽种的一排排杨树苗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笔直地挺立着……我们终归尘土,就让我们干干净净的来,干干净净的回,不留遗憾,不留悔意。认认真真做好每一天,不辜负每日艳阳的体恤温暖,不忘记曾经艰苦岁月留给我们的泥土味,简单做人,用心做事,用我们的努力奋斗我们的幸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