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激荡十年水大鱼大》有感2500字:
我推荐这本书,主要源自对吴晓波这位财经作者的推崇。吴晓波早年在复旦读大学的时候,就自筹经费(著名的廖厂长的故事)游历了中国,到过贫穷超过想象的山区,到过战火纷飞的越战前线。所以,相对于只在纸面上谈古论今,使用复杂数学模型的学院派,我更相信这位有三十多年有扎实财经经验的作家,对中国两千年历史有独立见解的观察者,以及在商业世界中开拓创新的实践者---吴晓波。
说起过去的这十年,刚好是我出国的十年,开始跟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距离的十年。2008年给中国留下很多的故事。年初的汶川地震,让温总理发出了“多难兴邦”的感叹。然后是08奥运使得世界看到一个改开的刻刀用三十年时间所雕刻的中国社会。接着是08全球金融危机,发源自美国,波及全球。中国政府祭出了大规模量化宽松,大量的M2打水漫灌,给中国经济打了针强心剂。从此以后的十年直到2018,中国的经济在高速通道上时而狂奔,时而堵车。在不同人眼里,对于这十年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分歧,远远大于对改开前三十年几乎一致的肯定声音。吴晓波的这本新书介绍的故事也是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新闻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无锡尚德所吹的太阳能泡沫刚刚在阳光下被刺破,又有大量的互联网造富神话在神州大地上一遍遍扬起尘土。我的想法是借由吴晓波的这本书所收集的例子,来把过去的十年放在一个更大的历史尺度上,理清一下我们的时代所处的位置。
过去的十年,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两个五年。08年开始印钱,催生举国规模固定资产投资。许家印这个腰带男,在08年金融危机刚到来的时候,恒大的楼盘是开盘就降价销售,还没人问津。眼瞅着在香港上市就要黄了,到银行行长家求贷款都吃闭门羹。然而中南海开了一个会,4万亿催生,一切反转。为了抵抗通胀,钱都往固定资产里跑,银行行长反而在许家印家门口排队求他贷款。到了2013年第一个五年过去的时候,信用(credit)所催生的经济小高潮到了还款期,中国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也是为什么在13,14年之际,看空中国经济的声音空前高涨。一个我很喜欢的经济学家PaulKrugman被邀请到中国,结果Paul一点不留情面的预测中国经济即将崩溃。要知道这个Paul就是那个成功预测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08金融危机的那个Paul。中国经济学界以及整个社会对这位我们自己请来的唱衰大神愤怒不已,唇枪舌剑。但最后事实证明中国经济并未像Paul说的那样,在各个经济指标都很差的时候就此一蹶不振。反而在13年之后,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异军突起。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一下子打通了中国经济的四通八脉,使得很多之前各种原因造成的经济壁垒在没有硝烟的情况下被击穿。这些经济壁垒造成很高的交易成本,相当于一个脑血栓病人。互联网经济可以深入到最偏远的农村,使得那里的人们可以接触到和北京商品批发市场的人一样可以接触到的商品。中国内需从此之后在大幅度增长,很多以前没有的需求被激发出来。中国经济没有崩溃,反而有越来越好的趋向,财富被再一次创造出来。
这也是吴晓波总结中国经济过去四十年的一个共性。如果仅仅看存量,中国经济是个非常羸弱的病人,分分钟会病倒。但是中国每次在遇到瓶颈的时候,总有增量方面的惊喜。最初时期的乡镇企业,加入世贸组织,人口红利,城镇化,到后面的高铁经济,互联网经济。中国经济每每在眼看走到绝境的时候都有异军突起。解决经济困境的方法不是直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新的事物绕过旧问题。这点可以类比为19世纪巴黎最头疼的马粪问题,不是通过管理马拉屎解决的,而是通过汽车代替马车解决的。
但中国经济是否可以一直这么走运,一直有新的白衣骑士(White Knight)出现,这里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我们要每次都走到绝境,每次都要期盼一个新的增量到来。万一这个白衣骑士再也不来了,会怎么样?
回顾之前的这几次白衣骑士,其实大部分都是因为中国经济跟世界主流经济的差距,以及打开国门所必然来的技术转移和进入世界市场所带来的红利。简单说,就是差距大,所以发展的势能更大。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内极缺资本,劳动力和资本的比例跟国际市场有巨大差距。读后感.所以乡镇企业只要有一点缝,就会遇到风就疯涨起来。中国在改开初期,大部分是农村人口,但工业产出率是农业劳动产出率的数倍,所以我们看到了自然的人口从农村流向乡镇。在资本产出率和人均产出率这两个红利都快吃完的时候,我们的时代又慢慢走出了20世纪的工业时代,走进了21世纪的信息时代。在工业时代,人均产出率是跟年龄或者一个人的劳动力紧密相关的。但在信息时代,人均产出率跟个人的劳动能力大幅度不大相关,相关的反而是一个网络中节点数量的平方以及交换的频率。在中国即将步入人口老龄化的时候,老龄化并不会太多造成人均产出率降低,反而是人口巨额的存量会产生更多的活力。
如果拿掉技术转移和世界市场的影响,我们也可以把中国的过去十年和中国历史的王朝来一个类比。中国历来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社会。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中国就不可能再次被分裂。这也主要是因为交易成本低带来的稳定社会结构。但中央集权制最大的问题是中央需要直接统治所有的躯干以及细致末节,导致统治成本暴高,这也是中央集权制在效率上面必然带来的损失。中央为了维持高昂的统治成本,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扶植国有企业,利用国有企业去垄断上游的资源型行业,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攫取社会资源,而且人们没有被课税那种痛苦。国有企业是中央集权统治的密码本,反而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过去的十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典型的国进民退的过程。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在一步步被逼空,上游的国有企业,包括国资委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给政府带来大量的财政税收。在这本书里,一个有趣的例子是邓亚萍带领国家任务建立人民搜索,似乎国有资本要在这个新兴市场里到达垄断的意图。但互联网经济的玩法跟传统商品经济的玩法有很大不一样,很难有一个上游的资源可以被牢牢抓在手里。在这次的尝试失败后,国有资本似乎要通过入股的方式来控制这个新兴市场的新贵。
中国历史上曾历次出现国进民退的时代,每一次都是政府进一步加大对社会的盘剥,积累更多的国家力量。但社会的活力也因此受到很大损失,个人财富得不到积累。类比汉武帝以及隋炀帝这些在国家统一,休养生息之后的朝代,因为有大幅扩张的动力而带来的对民间财富的盘剥,使得民生凋敝,由盛转衰的例子。
时间巨轮到了2018年,我们看到了中美贸易摩擦。美国控诉中国知识产权侵权,商品倾销。国际社会感觉到了一个强大但意识形态完全不一样的野蛮生长的中国所带来的种种不适。世界政治风向重新吹向孤立保护主义。在这些因素下,我们还会不会看到一个新的白衣骑士,带领中国经济走向另外一个发展快车道。还是国际压力会倒逼中国进行深化改革,用市场的方法去发展真正的市场经济,而不是在国家意志控制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看完这本书写心得,完全没有谈房地产问题。因为这似乎是个非常显而易见的问题。作者:赵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