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脸谱化——《资治通鉴》读后感1000字

历史脸谱化——《资治通鉴》读后感1000字范文:

《资治通鉴》的重点着墨落在政治和战争方面,对战争的描写犹为细致,前因、经过、结果交代的十分清楚,让我们有一种和古人神交的感觉,体会那波澜壮阔的场面。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到战争的残酷,良将的果敢善谋,劣将的庸懦无识,但于今都已尘归尘土归土。“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我们常常会假设历史,如果怎样怎样,是不是就令有一番结局呢?假设终归是假设,历史只能成为书本上的记载,那才是它的最终归宿。

我们为秦孝公与商鞅君臣相知而欣慰,为商鞅变法之决绝而钦佩,当读到被五马分尸的商鞅时,其下场又让人嘘嘘。改革之难,令人为之一叹!难道改革都需要用鲜血来推动吗?如谭嗣同慷慨所陈:“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若真如此,其成本也太大了。

史家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很容易犯非白即黑的毛病,要么忠,要么奸;要么君子,要么小人;有新党,就必然有旧党;有阉党,就必然有东林党。对于现代词“朋友”二字我们可略作介绍,在古代这两个字一般不会放在一起,“朋”往往指“朋党”,是小人结党的专用词,比如朋比为奸;“友”往往指“志向相同之人”,是君子的专用词,比如舜有七友。如此泾渭分明的用字也深深体现在史书中,将历史人物脸谱化,“忠”与“奸”的区别如同京剧中的那些脸谱,一看便知。

历史脸谱化——《资治通鉴》读后感1000字.jpg

《资治通鉴》惜字如金,对于一个人物的描写往往短短数十字,能有数十字的描写还算幸运了,与政治等无关的人物如李白等竟毫无描写。惜字如金的优点在于深动、简洁,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就是对人物的刻画往往只是一个脸谱化的印象,缺乏全面的认识。

比如我们深恶痛绝的宦官群体,其印象往往是奸,比如秦二世时赵高、汉元帝时弘恭、石显,东汉末年十常侍,唐肃宗时李辅国,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大大的奸臣,这种刻板印象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宦官全没有一个好东西。其实不然,宦官里面也有好人,东汉第一个用权的宦官郑众,其实就没有显得那么负面,还有曹操的爷爷曹腾,也比较有容人之量。

李德裕,唐武宗时期的名相,算是一个比较正面的人吧!但他同时也是牛李党争的主角,其之所以为相也得力于宦官之助。唐太宗,善于纳谏的一代明君,其实也有拒谏而诛大臣之行。《资治通鉴》在记载时往往一笔而过,或者干脆不记入,如果读者不留心,很难发现这些复杂的方面。

史书不仅对历史人物脸谱化,对于事件的分析也同样显得刻板。后之视昔,往往是在既定结局下去强找原因,这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分析往往会影响历史记载,读后感.先定性后写作。比如蜀汉之亡原因是宦官黄皓乱政;陈朝之灭亡就是陈叔宝昏聩淫乱。这些记载往往夸大了个人主观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而忽视了客观条件的作用。

根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公元263年,蜀国有108万人,魏国有443万人。如此实力悬殊,蜀汉之亡岂是黄皓乱政的结果!南朝陈在当时也不过500万人口,而同期的北朝隋有近2000万人口,这种不可同日而语的比较,即使有长江天险又如何?

世人皆为人而没有神,人总是复杂的,不能简单用黑白来加以区分。对于一个整体的历史事件来说也是如此,其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概之。当我不再脸谱化的评价一个人、一件事,或许才能对人性有更深的了解,更能接近事件真相。

脱下面具,淡看世间百态,来上一杯茶,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作者:佩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