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
1、马克思资本论的巨大贡献是完整全面的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剥削关系。由此,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上的两大阶级对立,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越高级,资产阶级本身越孤立,无产阶级在这种剥削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将会联合起来,摆脱自身被动受压迫的命运,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更加合理的社会经济关系。
2、客观事实是,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历经两百年的发展,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仍然是世界第一强国。中国作为解放生产关系,推进改革开放的后来者代表,借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推进市场经济,自身的经济焕发了巨大的活力。所以,应该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不能照抄照搬。马克思毕竟是200年前的伟大人物,他的理论不可避免也会有历史局限,不断发展本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
3、一定程度的剥削,是社会大生产发展的前提。剥削中存在教育和训练的福利,现在很多国内的创业者都是外资公司里面出来单干的,没有外资公司的培训和工作经历,也就没有新的资本家和创业者。中国过去这么多年引进外资,现在中国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普遍增强,已经让美国企业感到恐慌。没有之前的引进外资,给外资各类优惠,也就没有大量的具有各类先进技术的劳动者,也就没有新一代的企业家,BAT华为小米就不可能存在,或者至少也不会这样强大。
4、剥削中存在着积极因素,就是利益激励。作为企业家是时刻面临巨大风险的,最终每个领域能够做大的企业都是凤毛麟角的,市场时时都在演化,企业家还要随时应对市场的变化,所以企业家是高危职业,起起伏伏很平常,就像特斯拉动不动就被传破产。如果没有巨额利润的刺激,读后感.是没有人愿意去当老板的。经济活动的核心就是企业家,如果企业家没有动力,经济就没有活力,社会也很难快速发展。所以,对大部分人的一定程度的剥削保证了对社会中最有创造力的那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激励,激发了它们的活力。同时也刺激一般人去摆脱被剥削的命运,奋力拼搏,追求更大的利润。
5、市场经济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通过商品交换获得价值的制度。企业家通过经济活动,围绕着满足社会需求这个根本目标去追逐利润,直接致力于满足全体人民的需求,对于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社会进步有巨大的正面意义。
6、总体剥削的程度应该被限制,制度性的剥削更应该被限制。对于中国来说,主要的剥削是制度性的剥削,旧的体制主要是以权力为核心来分配价值的制度,这个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推行市场经济就是要打破权力主导利益分配的制度,向市场经济对社会进步推动的方向转变。
7、金融资本和地主资本过度发展,容易形成垄断形态,极大地提高社会成本,是社会发展的反动力量,应该被遏制,使其利润率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中国目前这两种资本形态高度畸形过度发展,并和税收结合起来,过度抽税,以权贵资本的身份掠取人民的剩余价值,大概是马克思做梦也想不到的国家资本主义形态。在中国,最新的马克思主义资本论,应该是权力兑换价值理论。作者:禅意花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