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为不可胜——《孙子兵法》读后感之军形篇
上一篇主要讲的是孙子兵法读后感·第四篇-军形篇(一):先胜后战,告诉我们“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的思想。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四篇“军行篇”的第二部分,先为不可胜。
一、兵法解析
战争是以流血为代价,以胜负为结局的。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意思就是:从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先要创造自己不被敌方战胜的条件,来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时机。使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却要看它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因此,善于作战的人,能够做到不被敌人战胜,而不能保证敌人必定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但敌人有无可乘之隙,被我所败,却不能由我而定。
孙子的这一段话,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它首先是向我们揭示了战争双方的力量较量中,存在着敌方与己方、可胜与不可胜、先为与后为、为与不为等诸多对立的局面。要使自己成为“胜兵”而不是“败兵”,孙武的“先为不可胜”谋略强调了三个原则:
第一,把握不败给敌方的条件,以保存己方实力。这就要求己方不仅是“为”,而且要“先为”,并且一定要“先为”到“不可胜”的程度,能经得起敌方的任何进攻。
第二,要待时而动战胜敌人。在孙武看来,“先为不可胜”的目的在于“以待敌人之可胜”。而“不可胜在己”,增强军事实力关键靠自己;“可胜在敌”,要战胜敌人则要看敌人是否有导致失败的因素。
第三,预测战胜敌人的时机而不蛮干。在孙武看来,自己“为”到了“不可胜”的程度,只是具备了战胜敌人的主观条件,要把战胜敌人变成事实,“以待敌人之可胜”,即预测、捕捉、等待击败敌人的战机绝不容忽视。因此,即使达到了“不可胜”的优势,也不要贸然发起进攻。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孙武说:“胜可知,而不可为”。
以上三条原则,体现了孙武保持不败、等待机遇、转换战机的胜负观,是对战争规律的总结。
首先创造条件,使自己不被对手所战胜的思想,不仅能运用于军事行动,也可运用到其他领域。
詹姆斯·布坎南是美国第十五任总统,年轻时曾是名律师。
一次,一位当事人与人争吵,在盛怒下说了一些过激的话。对方控告他威胁他人生命。
由于原告掌握了确凿的证据,而在法庭又很难辨清被告的话是否有不良动机,被告处于不利地位。布坎南没有纠缠于争吵中的细枝末节,而是不动声色询问原告:“先生,假如你是一位胆量稍微大一点的人,你会在意我当事人过激的言辞吗?”
“我像任何一个勇敢的人一样无所畏惧。”原告答道。
布坎南设下圈套:“那么,我的当事人威胁你时,你也不会畏惧吧?”
“不会的,先生。”
“你不怕他吗?”
“是的,我不怕。”
“那么,你还指控什么呢?我提议驳回原告的控告。”
法庭即刻了结了此案。
布坎南在这里运用了“先为不可胜”的谋略。起初原告以威胁他人生命起诉,言之确凿。布坎南避其锋芒,不去与他论理,辩解当事人是在什么情况下m.simayi.net说那些话的,因为这一点难以解释清楚。这就创造了不被论敌胡搅蛮缠的条件。接着提出假设,如果是个胆量大一点的人,就不会在意别人的言辞“攻击”。原告听明白了布坎南是在暗示他是个懦夫,大庭广众之下他不愿受此“羞辱”,于是竭力表白自己是一个勇敢者,这正步入了布坎南设下的圈套。
等原告一再声明自己不怕任何威胁的时候,战机出现了。因为既然你不怕威胁,又何必控告别人呢?
布坎南机智地抓住了论敌的漏洞,果断地予以回击。在严密的逻辑推理下,将对手彻底击败。
二、古今联想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意思是说:
兵法说:
根据战地地形的险易、广狭、死生等情况,作出利用地形的判断;
根据对战地地形的判断,得出战场容量的大小;
根据战场容量的大小,估计双方可能投入兵力的数量;
根据敌对双方可能投入兵力的数量,进行衡量对比;
根据双方兵力的对比,判断作战的胜负。
我们在进行市场分析和战略选择时,也可以借鉴度、量、数、称、胜这五大程序。
度:判断市场总容量的大小。市场总容量是指在即定环境情况下,特定时期、特定产业营销努力水平,产业内所有公司可共同达到的最大销售额。
量:估计可实现、即有支付能力的市场需求。
数:研究已经或者将会进入市场的竞争者调动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处在竞争环境中的企业无疑需要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对主要竞争者进行认真的、系统的分析。
称:比较不同竞争者的相对优势。在比较不同竞争者的相对优势时,不仅要仔细考察竞争者的各项能力,还要把一些重要的参数放在一起比较,以准确地衡量竞争者的有点和缺点。
胜:根据市场需求特点以及相对竞争优势,选择战略重点和行动方案。
只有正确把握和使用以上五大程序,才能在现代商战中取胜。
三、读后感
“先为不可胜”关键在于守,守的好了,再寻求时机攻破即可。
“守”对于创业的企业来说,就是“有生命力的活下来”,并不是“苟延残喘的活着”。
“苟延残喘的活着”没有丝毫防守,是很容易被这个时代所抛弃的,一个合格的创业企业唯有不断地把握住时代的变化,总结时代发展的趋势,才可以做到“有生命力的活下来”。
唯有如此,才可以做到“先为不可胜”,不败的地步。
BAT为什么在不断地投资合并,我想他们的目的也是为了“先为不可胜”吧!作者:浩瀚若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