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罪辩护》读后感1500字:
在我个人阅读史,中国律师写的书只占其中极小的部分,如果一本书能够读了一遍还想读第二遍,那这本书已经很好了,如果一本书读完了,而且还买了送人,这本书就更好了,朱明勇律师撰写的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无罪辩护》就是其中一本,这本书我买了两本,一本读完未做笔记已经送给朋友,另外一本已经阅读了两遍以上,每一次读起来都有一些不同的意境。
不管是对于迟到的正义是否是正义的争论,还是对正义必须以看的见得形式出现的坚持,一个刑事案件,一个刑事案件被告人一旦确定为有罪,必须面对的就是法律的惩罚,这种惩罚不仅在于其或长或短的服刑期限,或生活可能死的内心考验,更在于它会变成一种符号,一种烙印始终深深嵌入到你的身体里,你的内心深处,甚至你的家庭,你的社会关系,你的方方面面之中,甚至会影响到子孙后代,刑事案件的定罪量刑的结果是对一个人自由的剥夺,甚至是对一个人生命的剥夺,作为守护社会最后一道防线的刑事审判,这里要求的不仅仅是对法律的尊重与坚守,更重要的是对维护正义的人们的尊重和理解,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对于人的尊重,又何谈对正义事业的坚守和捍卫。我一直认为法律共同之内没有必要内斗不断,自相残杀,昏天黑地,不知所谓,当然我也十分清楚,这种理想是一种乌托邦,错误地估计了大好形势,不过我一直坚信正义依然存在,正义的队伍会不断变大,就像昨日偶读梁先生《这个社会会好吗》一书给出的答案那样,这个社会会好的。
现在可以说说这本书了,这本书是朱明勇先生根据自己经历的刑事案件的代理,以自己亲身经历的种种磨难、艰辛、感悟、感知所撰写的一本书,其中既有对案件证据问题、策略问题、技巧问题的深入解析,更有对刑事辩护的精深思考,案例精要,分析得当,感悟至深,言语诚恳。
在本书中作者谈到他是如何在报到当天拒绝铁饭碗的,其实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和对自己的定位,作者有着在纪检委工作的经验,在读研时通过司法考试没重现完成法治启蒙,在那里重现完成自己的对于自由的定义,面对即将成为检察官的场景,不仅想起了那些在体制内生活的点点滴滴,面对自己的内心,不断拷问,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什么才是人生的终极意义所在呢。作者庆幸在那时就找到了。
对待刑事辩护,要心存正义之念,每个人都应当受到公平的对待,既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不可以放纵一个坏人。但事实真相永远只有当事人最清楚,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在证据证实的情况下排除合理怀疑的认定法律事实,但林林总总,纷繁复杂,总会有一些偏差,但对于个体来讲,这些偏差是天大的事,作为刑事工作者其内心的确认和对事实真相的寻觅是唯一可以通达正义的路径。
仗剑江湖,必有独门秘籍,作者的认真程度和对专业知识的积累是最为基本的,这种锻炼积累是专精的态度决定的。更为重要的是对其他领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了解,例如对医疗诊断的分析,测谎试验的探索,足迹鉴定的掌握等等,汝若欲学诗,功夫在室外,日日精进才能在江湖立足。书中www.simayi.net对于刑事领域中存在的非法证据排除的认定,因果关系的分析,鉴定意见的驳斥等等都是目前刑事领域中重要和复杂的问题,通过阅读对认识这些问题有了新的认知。深感刑事辩护之路任重道远,必须要以坚定信念为指引,心中要有一团火,照亮希望之路。
不同的领域在较小的视野上是隔离的,所谓隔行如隔山,不过在更大的视域上一定是相通的,例如在周某斌案件中,被告人提出来的高压锅理论,屈服点理论,甚至利用概率论的数学方法来论证笔录雷同几率,来确定非刑讯逼供不能取得如此相同的笔录的结论,不能不感到学科之间的联系必须要认真研究,眼界视域一定要广博,既要联系也要提取精华。
作为法律共同体中的一员,最后用书中的一段文字来共勉:
在这个领域:
我们必怀有仁慈之心,因为仁者无忧;
我们必拥有智慧之心,因为智者无惑;
我们必秉持勇者之心,因为勇者无惧。
作者:抡大锤的铁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