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读后感1000字!
作者:薄荷在1998
一个草根出身的奥地利人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力巅峰,希特勒对犹太人的仇恨从何而来,为何战后整个德国要与希特勒一同被审判。让我们把时间轴拨回1924年,我想一切都能从中挖掘出答案。
本书着力点在1924年希特勒的夺权过程,但有一半的篇幅都在描述1923年希特勒策划的啤酒馆暴动和之前纳粹党的党内情况、希特勒个人经历上。一方面,一战德国战败,签署凡尔赛条约后整个德国被天价赔款死死踩在脚下。笼罩在德国上空的不是乌云而是混乱和毫无希望的未来,直接受难者当然是人民。通货膨胀,经济崩溃,人民一方面顶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另一方面寄希望于政权改革能够扭转局面。然而魏玛共和国虚弱无力,德国深陷流沙,越挣扎越下沉,陷入更强烈的窒息之中。作为个体的人民拥有了相同的愤懑和痛苦,这种强烈的共同情感容易被利用,变成种族主义营养丰富的培养皿。早在希特勒之前,针对犹太人的种族主义已经抬头。人民对生活的苦难感到愤怒,但又无法改变庞大而抽象的政体,把仇恨和愤怒转嫁到具象化的某个群体或某个人快捷又方便。于是德国人民心中的矛头指向犹太人,凭什么犹太人如此富有,如此神秘又不同。
于此同时,希特勒在经历1923年啤酒馆暴动的失败后开始改变策略,从暴力政变转向民主选举。他太明白大批人民想要听什么,想要做什么,于是利用起民众心中的恨意和偏见简直得心应手。彼时的希特勒也许并没有那么痛恨犹太人,但反犹主义实在是个极顺手的政治工具。希特勒的雄辩在此处发挥了跨时代的传播效果,在媒体并不发达的1924年,他把针对23年啤酒馆暴动的审判转化为自己的演讲舞台,最大限度利用媒体和报纸宣传极端思想,再通过多场现场演讲推波助澜。他的演讲循序渐进,越往后越带着强烈的情绪和肢体语言,极大地干扰了受众的判断力。读后感www.simayi.net最要命的是,希特勒往往会在演讲开始时安排一些容易接受但又能引发听众强烈公民的观点,一旦人们通过认同了演讲中的某个观点,那么其他的观点也会不假思索地照单全收。因为他之前的观点是那么正确,那么他的其他观点也应该是对的吧——这种看似因果衔接实则毫无道理的逻辑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发酵作怪,最终替代了思考本身。
希特勒一方面通过演讲放大德国人对犹太人的恨意,笼络人心招募纳粹党成员。另一方面,民众对希特勒观点的狂热推崇使得希特勒对自己的权威深信不疑,加强了他对消灭犹太人和暴政正确性的信念。不是希特勒选中了德国,也不是德国单方面选择了希特勒。一方面希特勒引导塑造了纳粹德国,另一方面德国孵化了血腥暴君希特勒。
人民如此容易被煽动,暴君暴行一路势如破竹,个体的恶意如何走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回顾历史,旁观者往往觉得荒唐,倘若置身浪潮之中,我们是否能做得更好,是否能做到清醒而不被裹挟呢?阅史如面明镜,这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问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