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面纱》有感1000字!
作者:田芃芃
如果问我读书,看电影的目的,那就是提升思想境界,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倒不是我的原生家庭如何如何,而是仅仅想活成另一副模样。所以,与《面纱》的相遇就是所谓“利于女生成长的书籍”。这样的“定义”多少是浅陋的,但目前我也就思考到这里了。没看过书不建议看下去!
这本小说对人性毫无保留的剖析,让我感到非常沉重。我也去搜索了电影,几张剧照,颜色太鲜亮了,而且男主演员过于帅了。我个人不认为这本书存在男主。
以但丁的神话,引出故事。神话中的皮娅或许就是女主基蒂的影子,皮娅的经历就是毛姆对基蒂经历的创作轨迹。
文章中的基蒂她不爱自己的丈夫沃尔特,从小的生活环境告诉基蒂,一个女人的最终归宿就该是个男人的庇护。基蒂的母亲努力的教导基蒂明白,一个可靠又英俊的男人重要性,一个显赫家庭的重要性。基蒂是美丽的,是绝对优于妹妹的美丽,而她也就承担着比妹妹更重挑个好男人的“任务”。基蒂和妹妹甚至她们的父亲都成为了母亲为实现自己无聊透顶的小目标的工具和牺牲品。而沃尔特不算英俊,也没有显赫家庭,但他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那个思想浅薄的基蒂,并利用了她迫切想嫁人的想法,匆忙完成婚礼,俩人一同来到中国香港。沃尔特是细菌学家,是极聪明的,和年轻轻浮的基蒂不合适的。
以至于后面发生的一切都一环扣一环的悲剧式发生了,基蒂与高管查理偷情以寻求快乐,沃尔特为报复基蒂的偷情,逼迫她去了湄潭洞,那里发生霍乱,基蒂也没有得到情人的帮助,那个男人甚至为了名声觉得沃尔特想的全面到位。基蒂绝望赴死。
但小说也在这里发生的转折,基蒂并没有按照沃尔特事先预料的,一直浅陋愚蠢,因害怕或者疾病慢慢死去。相反,基蒂在那里遇到了瓦丁顿,修道院的修女们,她在这里学到了她的母亲以外的知识。她在孤独中,羡慕,赞叹修女们的善良坚韧以及摒弃一切的决心,贪恋着被孩子拥护时的幸福快乐的瞬间。在这里她拥有了,在浮夸舞会,华丽生活,以男人为中心的成长环境永远得不到的东西。
基蒂获得重生,哪怕她对查理还有感觉,哪怕她对沃尔特深深愧疚,基蒂获得了独立人格,形成了不依附的独立信仰。在修道院的生活使她饱满美丽。沃尔特默默关注着基蒂的成长,但是他无法原谅。沃尔特通过超负荷的工作麻痹自己,最终染上霍乱,临死时说“死的却是狗”。这是一个寓言,一条疯狗咬了它的主人,大家都认为这个主人活不久了,最后主人活下来了,死的却是狗。
小说的前部分或许该预见,基蒂是那条疯狗,但活下来的是她,死的却是狗。毛姆的讽刺,真的可以一遍遍去回味。
基蒂最终将沃尔特定义为友人。
似乎是悲,又似喜。一个成熟的女人确实应该心有所属,命有所依,但所属所依之物,并不一定是个男人,更多的应是内心的指引。沃尔特去世后,基蒂便回到家乡。她的母亲去世了。
基蒂想她永远不要成为母亲那样的母亲,人总该信仰点什么,这句话对极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