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读后感1000字!
作者:月似当初
也是近些年来,才慢慢明白通识教育的重要。物理、化学、生物,纠缠了文科生整整四年,折磨的我无可奈何,尤以生物为甚。一直不解:为什么广大应试教育策划者如此执着于多学科人才的培养?如果不是因为对生物一头雾水,当年我也可能由于优异的化学成绩和中等偏上的物理成绩弃文从理。等到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考前复习的时候,我竟奇迹般地对生物等理科知识起了兴趣,居然最后拿到了全部10个“A”的鉴定结果,我把它归功于通识教育的魅力,学业水平测试更加注重对通识的掌握。
通识教育,不必过于高深,浅显易懂,而又是学科之基石。薄世宁医生认为,思维上的启蒙是科学发展的源泉,技术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淘汰,但思想永不过时。所以,在当今多学科交叉的社会,通识教育十分必要,当我读到书中一些术语(如“树突状细胞”、“靶向细胞”、“神经递质”等)而会立即回想起它的作用机制,进而通晓讲义内涵的时候,不由得在心里向那些年被我痛斥过无数次的应试教育策划者深鞠一躬。
选择《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的初衷,暗合我对阅读的一些感悟。阅读,是一门慢功夫,虽然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显得如此不合时宜。你也许不会像教科书一般读得头头是道,但当你看到、听到、感受到相关的事物,脑海里浮现出书里的思想时,你就会知道,一切值得。阅读,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里面的内容,或许我不会立刻应用到,但是若干时间后,对疾病、对营养、对生活、对健康、对生死的认识,它都会渗透在我的价值观体系里,潜移默化地转化成我的内在。
《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已臻至善,略有不足的是薄医生对医患关系的分析不够透彻,这是由于他医生身份的局限,对此我有一些补充。读后感www.simayi.net薄医生将众多医生对患者的态度看得过于善意,我读到此处时颇不以为然。小时候,母亲在小城市的医院工作,每次生病到她的工作单位看病时,同事们都会亲切地对我嘘寒问暖,扎针的护士阿姨、开方子的医生叔叔还会买零食给我吃,我也一度认为医院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
升入大学之后,独处异乡,到省会顶尖的医院看病,所见所闻令我触目惊心。患者奄奄一息地躺在可移动的担架床上,家属在一旁边推着床边举着吊瓶,挤在不算宽敞的过道里。往来的大夫护士匆匆而过,眼睛里的温度就和看旁边摆放着的绿植别无二致。我在同学的陪同下挂了专家门诊看面部痤疮,那个女大夫神色冰冷地扫了我一眼,刷刷写下处方单,留我的时间不超过一分钟便叫了下一个病人进来,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只是一台按照程序运转着的机器。
这便是医患关系中的最关键之处,绝大多数医生做不到感同身受,而患者又是多么希望他们能体会冷暖。越高级的医院,这种现象就会越严重,因为医生们实在见惯了生死,这是不应该的。我想说,当医学褪去原应有的人文关怀,也就消失了文明进步的底色。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