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000字!
第二遍读了,上一次是16年,已是四年前,如今再看,已不似当初看时的醍醐灌顶了。这本书反而没有看《被讨厌的勇气》时给我的震撼和感想更大。而现在的我,也多多少少地知道了为什么阿德勒的思想和理论会深受大陆、台湾以及日本这些东亚国家读者的热爱。
我看的是安徽人民出版社,由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黄光国翻译的版本。翻译是比较简洁也比较好懂,上一次看的版本貌似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郭本禹教授的那个版本吧。这次看的版本,译者是一个致力于推动本土社会心理学的心理学家。因此,我才更加清楚阿德勒的思想和中国"儒家关系主义"的文化传统有着很相似的思想内涵。在强调集体主义的社会中,阿德勒一直在书中呼唤的提高合作精神,人与同伴(友谊)、职业、两性(爱情和婚姻)这三大主题,全都是要通过贯彻合作精神,发展社会兴趣,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深执奉献之道来实现的。这样的人本主义,很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以及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在日本,我们经常会在影视剧中看到讨好型人格的存在。这在欧美的影视剧是不太可能会出现的。了解过日本民族的性格应该会有更多的理解。而讨好型人格的出现从根本上说则是因为人际关系的不平等,而阿德勒理论正是说明人由于自卑感的存在,而寻求一种优越,双方是一种处于拔河比赛的状态,讨好型人格的人只对自己感兴趣,对他人缺乏兴趣,因此她通过这种企图自我贬低,自我设阻的方式,把懦弱当做武器,他们拼命道歉,而非作为平等的双方表达自己要说的话,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从一开始她就用控诉来破坏合作,她觉得自己是特殊的,全世界的人都在欺负自己,她就用一味地讨好来作为逃避。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她也是出于一种追求优越的心理,因为当你在人际关系中不再觉得平等的时候,该死的自我优越感就会让你表现或讨好,或挤压。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道理罢了。
这本书讲述了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记忆、梦、家庭影响、学校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与其同伴、爱情与婚姻十二个主题。私以为讲述自卑感与优越感的第三章应该是本书的精华和核心要义了,读后感www.simayi.net其他章节都是延伸出来的。为什么会出现问题,自卑感与优越情结,缺乏社会兴趣,没有合作精神,如何做,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兴趣。所以,阿德勒从弗洛伊德的学派中分离出来,自命"个体心理学",批评弗洛伊德一味地用性本能的力量盖棺定论,解释全部。那么,阿德勒其实也是用自卑感,优越感,社会兴趣,合作作为无论是犯罪,青春期问题,爱情和婚姻问题,职业问题的答案,只不过他的答案是更偏向于社会心理学的层面上,讲究人际互动,而这又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举个例子,书中讲到的关于出生顺序的理论一直就受到争议。事实上有研究已经证明这个理论并没有科学上的证明,没错,它本身应该是不可证伪的。我们固然不能用准确的单向因果关系来论证老大会怎样,老二会怎样,但只是说这是一个问题的一个解释方向。一个家庭里,如果长子是天资聪明,家里都寄予厚望的乖孩子,是学校的三好学生,而次子,却是不受父亲待见,甚至不予承认的孩子。这其中到底会发生什么呢?我们或许在履试不爽的影视剧同样看到了这样的结局。而父母应该如何对待这样的关系,是多么地重要,不是吗?
在看小说《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本书中,有一个情节一直深深打动了我,男主角在狱中接触到圣经,在参加"教诲"活动时
,他一直追问,“像我这种坏蛋,神也会帮助我吗?它不会对我说你是没有价值的人,然后拒绝我吗?”
“不论在任何时候,神都会眷顾着你,请相信神。”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泪流不止。我发现和我一起上“教诲”课的其他囚犯,也全都哭了。
即使我这样罪孽深重,也可以毫无条件受到原谅吗?"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到底在说什么呢?如果所谓的精神症患者,忧郁症者,神经症者,他们一直在利用自己觉得正确的方法去争取他们的目标。他们想要的和我们无二,真正要改进的,是不是应该教会他们正确地看待自己的目标,如何采取建设性的一面去获得承认。
之前看《亲密关系》一书时险些对爱情和婚姻绝望,因为读完后,我觉得爱情和婚姻就是一场拉锯战,人是自私的。但看到阿德勒形容"夫妻两人用一把两端都有把手的锯子,将这棵树的躯干锯为两段"时,我似乎又释怀了一些,如果说这就是爱情和婚姻的真相,当我们觉知其中关于合作的约束,当我们深知有束缚而自愿背起前行时,我们就不会再是想拼命挣脱,而是选择甘之如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