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带》读后感2000字!
鞋子只有穿在脚上,才知道合不合适。这里的鞋不是指拖鞋,露趾凉鞋,而是那种闭合前后端的鞋,当然还得有鞋带。但是现今的人好像太忙了,他们把鞋带的结打得很松,可以忽略系鞋带的步骤,直接用脚套进套出。他们似乎没有预留系鞋带的时间,没有功夫去打理穿鞋这件事,自然加剧了鞋子的非正常损耗。
《鞋带》是意大利作家多梅尼科·斯塔尔诺内的作品,也是那不勒斯四部曲译者陈英的最新译作。小说分为三个部分,从妻子、丈夫、孩子的角度来剖析家庭关系中错综复杂的微妙感。
第一部分以婉妲的视角,表达了一个妻子对丈夫出轨的耐心规劝与焦躁怨恨,充满逻辑,有理有据,且句句朗朗上口,很适合在舞台上演绎。她最初认为,“真正的感情是不会改变的……只有那些肤浅的人才会出轨”。其实,感情是一个动态过程,一种化学反应,爱是会发生变化的,这是人之常情。守恒定律也是相对论,没有什么东西是桓古不变的。但妻子很快醒悟到做一个合格妻子和称职母亲显然是不够的,“也许这就是问题所在吧,我需要不断更新自己,这比当一个好妻子、好母亲更重要”。她认识到了一种好的关系是要往好的方向多元发展,但这种良好的认知被嫉妒、怨恨所遮盖了。
丈夫躲避妻子的追问,似乎要从“我们”这个家庭中逃离出来,变成一个新的“他”。他要追寻新鲜、刺激、浪漫以及现代文明,把两个孩子、世俗的眼光和一堆琐事留给了妻子。
看清了现实的妻子决定与丈夫分手。她要开始新的生活,尾随而来的是她的离婚申请和自杀未遂。婚姻真是一篇赤裸裸的散文,你要读懂字面意思,理解形散神不散,还要探究某种隐喻。
第二部分是通过丈夫阿尔多的眼睛来解析婚姻的。童年家庭生活的阴影,使他对妻子无法完全割舍,但又拒绝不了莉迪娅的魅力,最终抛弃了那不勒斯的家庭,与新欢在罗马同居四年。时间是最好的审判官,阿尔多与莉迪娅在柔情蜜意的同时,彼此对事物认知、生活方式上的间隙也在不动声色地扩张,但这仅仅是小插曲,影响不了主旋律,他们是真的在相爱。与此同时,童年的阴影面积和婚姻中的空间体积在逐渐增大。
四年后阿尔多提出要和孩子们见面。他无意中教孩子们系鞋带这件事拉近了彼此生疏的距离,也使他认识到,孩子们正在扮演鞋带的角色。他们表达了与父亲亲近的愿望,也在母亲面前尽量维系四人的关系。不知不觉中,两个孩子在错综的情感关系中均衡着鞋带的松紧,以磨合家庭这双破损鞋子的舒适度。虽然在感情上依旧倾向于莉迪娅,但阿尔多越来越多地把时间给了这个离婚未遂家庭。莉迪娅是位新女性,她接受阿尔多的感情,也不排斥他的家庭,更乐于拓展自己的交际圈,渐渐退出了阿尔多的生活,但却一直扮演着他的精神支柱的角色。
阿尔多回归家庭,婉妲更为独立了,成为职业女性,她要用自己的现代意识洗刷婚姻中遭受的耻辱。阿尔多为了弥补给家庭带来的伤害,尽量去迁就婉妲,这使家庭看上去更为和谐了。婉妲的独立意识寄望于阿尔多的顺从并合理利用了他的愧疚感。现在鞋带的松紧调节,被动地落到了阿尔多的手上,他的妥协与婉妲的怨恨不时拉锯、撕扯着,以一种远离纷争、更为圆满的方式进行,随之而来的是阿尔多继续持之以恒的出轨。在形式上维持家庭和谐(只有一个家庭),在精神上依赖莉迪娅(只爱一个人),在肉体上放纵与他人的享受(只用一种方式)。从这一点来说,阿尔多比《秋天的马拉松》的男主角要省心多了。毕竟,就像阿尔多自己所理解的,“真正的背叛是背叛自己的本能、需要和身体,是背叛自己”。
第三部分,是那一双儿女,桑德罗与安娜的对话。阿尔多把阴郁童年所带来的创伤毫无保留地复制给了孩子们,使他们在处理感情问题方面也是一团糟。桑德罗有两位婚生子女,两位非婚生子女,还有数不清的情人。安娜则反对生育。他们的对话揭开了很多秘密,也留下了不少谜面。一方面是温柔的肯定,另一方面是武断的否定,中间还有敏感的猜测。这是失败婚姻生活必然要承受的副产品。
现代而开明的莉迪娅不仅吸引着阿尔多,也打动了他的孩子们,但孩子们又不忍母亲伤心。所以,阿尔多和婉妲永远都不会明白,为什么休假回来家里会乱得好像遭到了洗劫,为什么小猫拉贝斯会消失不见。他们从来就没有好好地与孩子们相处。生活里没有答案,也缺乏教导,有的只是瞬间的情绪爆发、有策略的隐忍,以及受某种恶趣味的牵引。作为曾经的鞋带,桑德罗和安娜快要崩断了。
婉妲清醒地活在纠结中,阿尔多与已经结婚生子的莉迪娅每年都会见面交心,而阿尔多也在晚年时停止了出轨,读后感www.simayi.net孩子们总想着要捣腾出一些秘密,以满足他们原生态的性格缺憾。这种被现实调节出来的松紧程度,并不顺人心意,它仿佛是被生活的惯性推动着,不断产生新的病态磨合,让人不开心,也无可奈何。鞋带是有原则的,可紧可松,但鞋的主人不是,他们是自由的。鞋带的作用是让他们行走起来更为舒适,而鞋带本身是被生活所操控的。
鞋带不是道德约束,它所管辖的范围仅仅是脚的舒适度。忠诚是好品行,但以此作为情绪安全感的保证是可笑的。出轨是不合适的,但也是自然的,谈论对错没有意义。《鞋带》没有答案,它只是冷静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无常境遇以及人生态度,是一种乐观的悲观主义。
《鞋带》是一部追求不断,欲望不减的心理独白,充满无奈的压抑、善良的体恤和自由的幻想,前后矛盾的想法在怯懦与挣扎中徘徊。那种对婚姻制度的守卫,对婚外情的追求,对心理创伤的耿耿于怀以及息事宁人的忍而继发,与充满黑色幽默的悖论环环相扣,异化出一个时代的病态本能。而我们居然在这长达半个世纪的婚姻关系的不适感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呼吸节奏。
不厚的一本书,笔法细腻,直抵人心,文字简洁,节奏明快。总之,我本人确实是被作者多梅尼科·斯塔尔诺内和译者陈英的《鞋带》心甘情愿地给绑住了。总之,我本人确实是被作者多梅尼科·斯塔尔诺内和译者陈英的《鞋带》心甘情愿地给绑住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