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后感2000字!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象征。本书揭示了日本人的本质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使我们可直接、准确地把握日本人的“根性”。
作者:RuthBenedict(鲁思·本尼迪克特,美国),1887-1948,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
1944年6月,美国战争情报办公室委托Ruth做日本研究,“被要求以文化人类学家的身份,一一说出日本人是什么样的人”。“美国与日本发生全面战争,发现日军与自己迥然不同。在如其他任何强敌的战争中,从来没必要考虑其如此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我们的明白他们的行为方式,从而对付他们。”
日本用以证明其战争之正义的那些前提与美国的完全相反。无论轴心国是否已经在满洲或埃塞俄比亚或者波兰夺取权利,事实证明,他们已经踏上了欺压弱小民族的邪恶征程。他们侵害了一条国际准则,即,“自己生存,也让别人生存”。
日本是以别的眼光看待这场战争的。她必须为建立等级秩序而战斗——当然,这是日本领导下的秩序,因为只有她代表着一个从头到脚真正具有等级秩序的国家,只有她理解“各就其位”的必要性。...根据日本等级秩序的理论,她应该扶持落后的小兄弟——中国。由于日本与中国同属于一个大东亚种族,她应该首先把美国、然后把英国和俄罗斯从世界的那个区域赶出去,然后“舍得其所、各就各位”。所有国家都被安置在一个国际等级秩序中,从而形成国际统一的局面。这一被赋予等级秩序的价值观被认为是高级的。...纵然她失败了,她也没有从道义上抛弃她的“大东亚理想”,...,因为很久之后,日本必将保持她固有的一些态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对等级秩序的信仰和信任。
美国人会调整人生中的一切,以适应一个总是充满挑战的世界——而且时刻准备着接受挑战。日本人安心的基础是一种提前计划并安排好的生活方式,在日本,最大的威胁来自始料未及的事情。
对自己名声的“情义”,是保证自己名声不被玷污的义务。这种行为,不涉及之前受恩于别人的问题。他们包括:维护“各就其位”的...对于诽谤者进行报复,或者自杀,可能都是必需的。
中国人就没这样的“情义”,中国人认为,谁要对这样的伤害和诽谤如此敏感,谁就是“小人”——道德上的矮子。在日本,他是高贵理想的一部分,但是在中国,根本不是。在中国的伦理观中,一个人如果突然使用暴力,那他就有错;哪怕他是因为受到伤害而实施报复,滥用暴力也不会成为正当行为。
(出于对自己“情义”的保护)有自重心的日本人都需要自我克制。女人在分娩时不可以大声哭叫,男人应该战胜痛苦和危险。当洪水冲向村子,每个有自重心的人都会收拾他要随身携带的必需品,然后去寻找高一点的地方。没有大哭大叫,读后感www.simayi.net没有跑来跑去,也没有惊慌失措。在日本,自我克制中还有“高贵义务”的含义,所以在封建时代,对武士的要求要比对普通人的要多。关于武士的吃苦耐劳,有一些著名的故事。他们被禁止喊饿,....,在饿着肚子的时候,也要装出一副刚刚吃过的样子,必须用牙签剔牙。谚语说:“小鸟为食而鸣,而武士只有牙签。”在二战中,这句话成了军中士兵的格言。
对自己名声的“情义”也意味着要履行许多别的义务。当某人借钱时,可能会以他对自己的名声的“情义”发誓。在新年来临之际,债务必须偿还,已破产而还不起债的人可能会以自杀来“洗刷骂名”。在今天(本书写于1946年)的除夕之夜,依然会有一些人自杀,他们这么做只是为了换就自己的声誉。
所有各种工作上的义务也与自己名声的“情义”有关。例如,有大量小学校长仅仅因为学校失火而自杀——那火灾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他们是被挂在学校的天皇画像给吓得。为了抢救天皇画像,老师们会冲入已烧起来的学校,甚至有的因此而被烧死。在日本,专业人士对自己名声的“情义”要求很高。作为教师,如果他不知道某只青蛙属于哪一种类,他也要装作知道。商人不会让任何人知道他的资产已耗尽,外交官不会承认自己的策略的失败。在所有这些情义中,人和工作被完全等同起来,对他的行为和能力的任何批评,都自动的成为对他本人的批评。在日本,不要当面过多的说某人烦了专业上的错误——这是一种普遍适用的礼节,也是一种明智的表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