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之色》读后感1000字!
作者:李小嘒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这句经典台词来自1994年上映的电影《阿甘正传》。
我看到这部电影时,已是10年之后。而那时,我不懂,为什么一盒巧克力味道会不同呢?它不就是巧克力味吗?努力了18年,终于吃到了一盒从美国带回来的夹心巧克力。那一刻,我才明白,为什么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最近,读完法国作家皮耶尔•勒迈特这本《火光之色》,时不时地为书中角色捏把汗,深感他们的生活真是一盒不知下一颗是何滋味的巧克力。
这是一个被分割成上下半场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二战发生前。腰封上的法国读者说:“那是大火即将席卷全球的前夜”。
上半场(1927-1929)毁灭
这本小说是一个大女主故事,玛德莱娜是20世纪20年代大银行家的女儿。她生长于上层社会,从不知缺钱是什么滋味。
上半场,她的经历可以用“惨烈”来形容,父亲葬礼当天儿子跳楼、最信任的人背叛,从家财万贯到一文不值。这么俗不可耐的故事,作者勒迈特仍然能抓住读者眼球,不得不说,他的写作手法为这部小说增色不少。
首先,开篇写玛德莱娜父亲葬礼的部分,读起来有电影镜头的感觉,代入感很强。其次,全书上下两场共45个部分,每个部分都会写两个角色,不等读者感受疲倦、枯燥,场景和故事已经变换到另一个角色身上。
下半场(1933)重生
上半场玛德莱娜众叛亲离,人生从高处跌入谷底。靠着坚韧的毅力、非常的手段,她在无依无靠的境况下,把所有不幸一一还给仇人。
复仇,又是老套路了。玛德莱娜不仅成功报仇,因跳楼而瘫痪的儿子也在艰难中找到了自己的路,蜕变为成功的广告人。现实总是异常复杂,正因为这样,人们才愿意在黑白分明的虚拟世界沉浸吧!
这样的小说总是能吸引一大批人。
不成熟的个人看法
作者勒迈特说,这是一本献给大仲马的纪念之作,题目取自阿拉贡的一手小诗《丁香与玫瑰》,它同时也是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致敬之作。作者本人荣获了龚古尔文学奖,相当于法国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人的书,法国人闭着眼睛都会买。勒迈特也是历史上罕见的在推理文学和纯文学两个领域都获得至高荣誉的作家。
然而,在这本小说中,我并没有看到太多纯文学的影子。大概与本书的定位有关,但读者总是重口难调。这样黑白分明、好人有好报、坏人有恶报的故事,出自如此盛誉的作家之手,总觉得可惜。
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是:如果勒迈特让故事呈现另外的结局,让角色的人性一面更为丰满,那么这本书就更具重读价值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