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读后感1500字!
《斜阳》描写了日本二战失败后一个破败华族家庭的悲剧故事。和子在婚姻失败后,因为经济拮据,便同母亲搬到了乡下,靠种地和典当家产度日。和子的弟弟直治参加了二战,日本战败后他又重回家庭,但仍然沾有毒瘾,终日游手好闲。母亲健康每日愈下,最后因病去世,没了牵挂的和子不愿再忍受这般枯燥、拮据、暗无天日的生活,她想挣扎,想反抗,便决定悍然发起“道德革命”:寻找弟弟的朋友,即自己以前喜欢的小说家上原二郎,做他的情妇。时隔多年后,和子再次找到上原二郎,他比印象中的更加邋遢、丑陋、低俗,但和子最后还是把自己献给了他,并为他生了一个孩子。和子的弟弟,直治,虽然喜欢上原二郎的妻子,但始终深埋心底,不敢出口。他身为贵族后代,但生活拮据,过不上优雅的生活,想要融入普通人,却又始终没法向他们一样自甘堕落,贵族的荣誉感、不合群的孤独感折磨着他,并最终导致了他的自杀。
太宰治因为其周遭经历等原因,导致这本书被消极、阴暗的氛围所笼罩。有人把《斜阳》评为是贵族的挽歌,但我却觉得,凭其对落魄贵族生活及其人生走向的描写,把它当成一面照妖镜或者警示录更合适。和子一家是贵族,日本战败后,政治地位丢失,经济来源断掉,城里的房子卖了去乡下,嫌农活太累,索性把衣服家具全部典当聊以度日。这算贵族吗?倒不如说是无用的寄生虫和吸血的蚊子吧。举止优雅、生活高贵、承蒙祖上荫庇而毫无建树且每日里兀自抱怨的,凭什么要让你贵下去?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如此贵族,日落西山气息奄奄的越多越快越好。所以,看下来,倒不觉得他们可悲,反而是罪有应得、大快人心。
真正的贵族,应该是一种气质,一种内涵,一种情操。官宦世家可以有,平民百姓也可以有。它不应该随经济的富裕与否而增减,应该是扎根于内心深处、烙印在精神之中。尤其是,人在艰苦的时候,品质更加重要,否则,所谓高贵就是虚伪。
和子喜欢的上原二郎,有妻子,有小孩,但她却置羞耻心和伦理而不顾,认为自己敢于向旧道德反抗十分光荣,敢于追求真爱十分伟大,“毅然决然”的做他的情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做不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那破罐子破摔的时候别砸到别人啊!自甘堕落、自暴自弃、祸及他人,实在令人不齿。这点上,反观直治,虽然最后以自杀终结,但把苦闷牢骚都藏在自己心里,始终未做出伤害他人之事,倒比和子强太多了。
直治为什么选择自杀呢?因为他内心深处一直在遭受折磨和痛苦。他从前是贵族,但现在落魄,没了钱财,自然再过不了阔手阔脚的生活,所以只好退而求次,向普通人靠拢,与“庶民性的庸俗”妥协,吸毒、买醉,希望和他们打成一片。读后感www.simayi.net然而心底里的族的烙印还影响着他,让他没法完全堕落,不能成为十足的无赖。结果就是,他既没法融入普通人,也无法回归贵族圈,恶魔劝他堕落,天使骂他堕落,内心一直选择、一直纠结、一直煎熬,只能靠死亡来解脱。“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认清自己,坚持自己,选择一条道,一往无前的走下去,才不会时常迷茫、时常后悔、时常自怨啊。
直治吸毒的时候和上原二郎经常待在一起。和子为了找直治,接触过上原二郎,两人从酒馆出来,在阴暗的过道,上原二郎强吻了和子。彼时,和子已经嫁为人妇,上原也是人夫。再之后,和子偏偏对上原二郎起了兴趣,鼓励弟弟和上原二郎厮混,阅读上原二郎的书作,并最终演变为,一厢情愿、无怨无悔的要做他的情妇。真的很难理解,和子是怎么想的,或者太宰治是怎么想的。难道真是,人在世间走一遭,所言所行皆是播种,某时某地终有花开?或者,上原二郎也只是和子想要实现与生活对抗之目的的工具人?
直治喜欢上原二郎的妻子,他把这视为自己最大的秘密,直到临死前,才告诉了姐姐和子一人。人的情感和想法,终究是想得到理解和反馈,只是不敢、不能言说,才成了秘密。倘若明日终老,该把它带入坟墓、含恨而终,还是不顾一切、把心意讲给人听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