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读后感2000字!
在地球与宇宙之间,反复横跳。
作者:F.L.
了解只是其中一半,而爱是另一半。——约翰巴勒斯
最近读了切特莫雷(ChetRaymo)的《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这本书的写法跟之前所有的科普书都不一样,故事是从作者在波士顿的一个街区看到一个年轻人滑着滑板撞了一个小女孩开始的,在那一瞬间,作者联想到用天文望远镜观看在宇宙中的恒星爆炸的场面,由此展开了作者对星空的一系列相关的经历和思考。正如约翰巴勒斯的那句“了解只是其中一半,而爱是另一半”,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对世间万物的了解和爱。
在宇宙的世界里,距离都是用光年来计量的,当我们离开地球,任何一次与外太空的接触都将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才能完成,所以让人遥不可及。但是作者总是能找到一个最贴近我们的东西来证明宇宙的历史对我们来说非常紧密,我们随时可以把宇宙拉到自己身边。比如我们写字用的铅笔中的石墨,其中的每一个碳原子,都是宇宙早期核聚变的产物,都贴着“金牛座制造”或者“猎户座制造”的标签。而且,我们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都是经过恒星的锻造,才组成现在的人类社会,所以我们自己跟宇宙的源头息息相关。
宇宙不是冰冷的实物,而是一曲和谐的乐章。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物质的经典概念就是形态为固体且具有质量的物体,就想组成沙滩的沙子一样,比如中学的时候,我会把原子和电子想象成像太阳系一样的系统,电子围绕着原子核在匀速旋转。但是随着量子力学的出现,在原子的尺度上,物质跟能量其实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不再是一种实体,而更像是一种虚空的存在,然后从那以后,“物理学家开始用作曲家的语言来描绘原子--“共振”“频率”“和谐”“级”。物质和光之间的典型区别变得模糊不清。在新物理学里,光可以像粒子一样反弹,物质也可以像光一样产生波的涟漪”。当时看到这一段时,确实被这样的事实震撼到了,在近代物理诞生之前,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就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了,音乐家们用自己的一生去谱写去演奏的东西,曾经用于鼓舞人心、批判丑恶、揭露现实、赞美美德的东西,经过千年的积累,现在被完全用于描述物理学的微观世界,这是多么震撼的艺术家与科学家之间的“接力”!这让我联想到了数学,起初的数学确实是属于纯粹思维上的玩物,在微积分发明之后,被迅速用于描述大自然的方式,从而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其实在于明白了我们所有一切的思想活动,都是在直接或间接地拓展着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就像从最初的木棍,再到青铜器,再到铁器,最后到无所不能的瑞士军刀一样。
那么面对如此宏大的宇宙,我们该怎么开始呢?作者在其中提到了科学家通过观测银河系中遥远天体的运动速度,可以计算出束缚他们的总质量,从而发现银河系中97%的物质还没有被探测到,这些物质被统称为暗物质。看来宇宙中的绝大多数真相被隐藏在角落里,约翰巴勒斯说:“如果世界永远以一种赤裸裸的宏伟姿态出现,也许会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但无限的一半仍然是无限,一点点的无限,也是无限的--如果我们能抓住那一点点的话。这里有一条线索,那里有一条暗示,线索和暗示组成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其实这句话,让我联想到了胡适的那句“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只要抓住自己感兴趣的那一点线索往前走,就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最后说几个觉得有意思的段落:
现存最古老的星图是由中国天文学家石申和甘德在公元前4世纪编制的。但是中国古人不是以现代天文学的眼光来研究星星的,读后感www.simayi.net他们的目的是从夜空中看到自然秩序,然后以此为基础来达到稳固其社会秩序以及与个人生活相融合的目的,难怪中国古代有那么多描写星空的诗句,因为在当时的人心里,已经把星空和自己融合在了一起。跟之前看《从一到无穷大》里面说第一次对超新星爆发的记载也出自中国一样,中国古代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是很早的,只是由于阴差阳错,没能发展出一套科学的体系。
全书最让人哑然失笑的地方,在聊到北斗七星的时候,西方把北斗七星叫大熊座,但是看上去并不像熊,作者还考察了北斗七星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的样子,发现并不像熊的样子,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作者得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性:也许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熊长得像勺子。
最后我发现了本书里几处跟刘慈欣小说很类似的描写,比如:
本书里“铁匠赫菲斯托斯为众神锻造了金色的太阳和银色的月亮”。
和《带上她的眼睛》:“我想象着金色的阳光和银色的月光透射到这个星球的中心”。
用了相同的描写。喜欢刘慈欣作品的原因也正是他能把宇宙和人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以个人猜测刘慈欣从这本书里吸收到了很多东西,并且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说,刘慈欣写得更加自然,而这本书里面虽然旁征博引,但是有时候这种联系跨度太大,难以在脑海中建立直接的联系,显得比较牵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