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读后感2000字!
作者:诗人
很多优秀作家的文字生涯都起源于记者编辑等职业。如何将复杂的现实从结构上呈现出来,如何选材处理?这恰恰是区分普通作家和优秀作家的分水岭。马尔克斯在文坛扬名立万,大部分得益于他的小说创作。那种独特文风和强大的抽象本质的能力,除了天分,多半来自于早年的记者经历:“我在哥伦比亚是以新闻记者的身份开始工作的,并且从来没有停止做一名记者。我不写小说时,就满世界跑,施展我的记者的手艺。”
南海出版公司在推出了一系列马尔克斯小说创作之后,终于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些马尔克斯的非虚构作品上。前几年推出了《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与《一桩连环绑架案的新闻》,以及最近这本《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在欣赏完马尔克斯小说的天马行空的之余,读一读这些纪实文学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我们知道,像很多拉丁美洲作家一样,马尔克斯也是一位深度介入政治的作家。在《百年孤独》中就有对于军政府屠杀民众的指控。在上个世纪的拉丁美洲,很多的政治思潮,政治运动都是互为表里。作为一个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也在关注其他拉美国家的政治运动。比如我们就知道。他本人也是古巴革命领袖卡斯特罗的好友,尽管这种过从甚密也为他本人招来了非议。而这本书是关于在皮诺切克统治时期的智利,电影导演米格尔的一次历险。
整本书是使用第一人称创作的。因为马尔克斯说他想利用这种叙述的方式来保留米格尔本人的个人腔调。他的目的就是“既不轻率而戏剧性地添油加醋,也没狂妄地奢求记录历史。”在书中,米格尔换上了乌拉圭富商的面具,而马尔克斯在字里行间则恰恰换上了米格尔的面具。这也是这本书耐人寻味之处。
在上个世纪的智利,共产主义政权与军政府之间的对抗和焦灼状态也曾带来一片腥风血雨:前总统阿连德被政变的军人杀害,之后这个国家陷入了长达16年的军政府统治时期。大批的前政权的支持者们被迫流亡海外或者隐姓埋名。流亡者的名字被列入严禁入境名单,被迫去国怀乡多年。留下的人们则在酝酿着地下的抵抗运动,似乎剧变在即。在这份名单上,导演米格尔利廷也赫然在列。
从导演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比用镜头去记录真实发生的事情更有意义的了。1985年,再经过地下抵抗组织的安排。米格尔得以使用新的身份乔装入境。陪伴他先后进入智利的还有其他几支摄制组,分别在智利的不同城市以不同的角度拍摄米格尔预先指定好的内容。
在离开故土十余年之后,米格尔终于重返智利。高外债所催生的虚假繁荣被米格尔一眼识破。在经历过最初的欣喜后,米格尔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繁华的街景上,他开始认真的观看行人的神色。马尔克斯描写道:“灵魂就写在行人被寒风肆意吹过的面孔上。没人讲话,没人看着确切的方向,没人打手势侃侃而谈,也没人满面笑容。没有一个人不是躲藏在深色外套里,以防任何细微的动作泄露了内心,仿佛每个人都孤零零地行走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里。街上尽是空白的面孔,什么也不流露,连恐惧也没有。”
人民的生活仍然苦不堪言,军政府维持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政策,整个智利被笼罩在一片人为的沉默中。米格尔走上街头与形形色色的人聊天,读后感www.simayi.net他开始接触到真实的社会以状态以及人们真实的所思所想。矿工居住的棚户区,城市里面的贫民窟,国内地下组织的领导人,无处不在的便衣警察,以及伟大诗人聂鲁达的故居。一段又一段不断延伸的电影胶卷,将一个真实的智利还原出来。在经历了种种被跟踪,担惊受怕,东躲西藏的历险经历后,形成了将近三万多米的电影胶卷,剪辑后成为一部在当时的西方世界比较有影响力的纪录片的素材:时长4小时的《关于智利的全记录》。
在拉美大陆发生的种种流血事件已经成为了遥远的历史,不同政权之间的争执也已经成为遥远的绝响。米格尔本人所拍摄的这部纪录片,或许在当时的西方,在那种政治的语境下具有某种意义。但对于我们今天而言,除了历史记录的价值外,原初那种鼓舞人心的力量会逐渐失却。因为米格尔的未来,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了过去。就像马尔克斯在书的末尾,描写了米格尔与儿童们之间的对话:“尤其是孩子们这一代他们无从了解。祖国与现今不同的另一个时代,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自身的命运满怀信念。”
用米格尔本人的话讲,这部纪录片的批判力度就相当于“在皮诺切克的驴身上,接了一条三万米二千二百米长的尾巴。”相比于纪录片本身具有的批判力度,更具批判色彩的则是米格尔本人的“在场”。一个流亡者能够经过重重关卡,避开军政府耳目,在一个高压的社会中拍摄出当地的真实,这一事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已经超过了这部纪录片本身。米格尔本人记录下的东西,会因为政治语境的时过境迁而逐渐发散掉意义。然而米格尔对于真实的猎寻,穿透表象智慧和勇气,经由马尔克斯的加工,才是整个历险一种最为鲜活的部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