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刑》读后感800字

《檀香刑》读后感800字!

《檀香刑》里的“看与听”。

莫言在后记里写到“直到把修改后的稿子交到编辑部,如释重负地休息了两天之后,才突然明白,我在这部小说里写的其实是声音。”的确,《檀香刑》所构建的多声部共响,来自官方与民间,中外两方多重声音的对峙、反抗以及顺从……这些丰富的声音所构成的“言语体裁”,揭露晚清高密东北乡发生的传奇历史故事。小说主体发展仍然是中国传统小说的生长线路,正如莫言在创作过程中,削减魔幻现实主义成分,加深对传统小说“故事叙述”的书写。不少小说家认为,写小说的,更应该被称为“讲故事的人”。小说家的伟大之处在于,将小说与读者之间所相隔的三层壁垒(原故事、流传的故事、小说家的改写)一一凿破。他们视写小说为守灵的活计,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很好地立足中国传统故事与历史事件,莫言式的特别改写与虚构,让我们得以共飨其小说的独特魅力。

其次,《檀香刑》还是一部视觉小说。利用刽子手赵甲的行刑过程,满足和笼络看客猎奇心理的同时,还加强权力的维护。福柯在谈论酷刑与惩罚时强调了民众对于公开处决的作用,即刑罚应该对没有犯罪的人造成最强烈的效果。看客在残酷场面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管是处斩戊戌六君子、还是凌迟处死钱雄飞、腰斩库丁,都处于一个开放式的刑场,让广大民众饱处决犯人的“眼福”,同时,不用任何说教与心思,轻易震慑住人民。用刑,不仅仅是处决犯人的方式,更是一种来自权威的声音和眼神,让人在不经意间(甚至处于‘看戏’放松状态下),自觉遵守国家机器的刑法。

小说中,社会底层的赵甲,告老时受到接见,被赐七品顶戴,其刽子手的身份,是对权威冰冷声音的硬化。凡是觊觎权力,破坏法纪纲常的人,皆由以“姥姥”自诩的刽子手处决。小说中描写行刑时刽子手的禁忌、穿搭、以及特定时候与乞丐同领“救济粥”,一方面是对身份的异化,另一方面,他们自以为“律法执行者”的身份,在统治者的权威下,只不过是被阉割人性的工具而已。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