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读后感2000字!
18年了,如此漫长的时光,孔林和吴曼娜就在一直等待,孔林等着和他的乡下老婆淑玉离婚,吴曼娜等着能有朝一日和孔林结婚。当小说交代完了三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现状,已经隐约的让人感觉如果孔林和吴曼娜不能很快的结婚,那么等待将是最可怕的杀手。
无疑,吴曼娜这个角色其实是最悲惨的,一个女孩的大好青春在一个毫无意义的等待中就这样烟消云散了。原先其实也不理解,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就会发现当我们用生命无止境的去等待一样东西时候,那么在我们得到了它的同时,它往往已经是变了味的。在短暂的生命中,等待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活在当下才是。吴曼娜如果在发现孔林和她结婚无望的时候,能及时的抽出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归属,那么她的生活一定不会是小说中的那样。
她和孔林一样,对待婚姻这件事都没有认清自己的位置。双方中,孔林当然是受伤害最小的,作为传统意义强势的男性角色,甚至都是他来主导解出自己已有的婚姻。孔林只是交换,从已有的不喜欢换做另一个自己喜欢的。但是对于吴曼娜却是致命的。她没有退路,在社会的风言风语中,她已经被钉在孔林未婚妻的角色上,她一无所有,唯一能争取到的只能是孔林的心。而这种苍白的争取到后来却会让她的整个心灵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恰到好处的地方是,小说背景是文革时期。悲剧也就顺理成章的油然而生。我曾想过如果是放在现在这个阶段,想必吴曼娜早就能找到自己的新欢,不会在孔林这里苦苦等待了。
再看孔林,很多人都责备孔林的不作为,在我看来,他所谓的知识分子清高的性情和对世事的不谙才是构成他行为的主体。更何况,他在这段感情里始终处于实际上的优势地位(既是男性,又是已婚)。所以他心里再怎么喜欢、爱恋吴曼娜,他的行为主体只会随波逐流。说白了,孔林有点像温室里的花朵,他没有真正得到过社会的历练,简直是白纸一张。这点作者巧妙的安排了杨庚的出现跟他进行强烈对比。杨庚不仅加重了吴曼娜的悲情,也让读者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孔林对人世间种种的那个几乎完全无知的状态。有时候想想,不是说孔林的愚蠢,而是说那些被保护的特别好的一些人(不管是公司、学校还是家庭)其实更容易在社会中受到一些冲击。尤其是喜欢埋头做技术却不看世界的人。
但是,当吴曼娜和孔林真正结婚了以后,孔林很快就发现了他好像并不能接收这样的婚姻。生活的琐碎,吴曼娜已经变得乖戾的脾性都无时不刻的在考验他对这个婚姻的耐心。他开始产生了一种和淑玉在一起的安宁生活的向往。他好像有意识无意识的在等待身患重病的吴曼娜的死亡,以解脱他自己的这种糟糕的状态。书中没有告诉我们明确的结局,这个故事没有完,尽管我并不喜欢这种开放式的结尾,但它给到的启示可以更多。
反观整个小说,除了上述两位情感冤家,我看到了一个真正有趣的值得学习的人——淑玉。她的出场很没有存在感,农村妇女、显老、小脚。字里行间跳出来的人物非常形象,就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农村老太(尽管实际年龄不大)。由于父母指配的原因,她嫁给孔林,我也为孔林有一点鸣不平,两人真不配啊!但是当事情的推波助澜的发展,淑玉能让人感觉到的是她自己的波澜不惊。
我相信她肯定对孔林提出的离婚很不情愿,但是她能做什么?她只做好她自己。外界是什么怎么样她管不到。她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读后感www.simayi.net她当一天的媳妇就做好媳妇该做的事,当一天的妈就做好妈该做的事。诚然这里有一种认命的思想,旧社会女性的思想。嫁过来了就是男方家的人。尽管我对此相当不齿(特别是淑玉给孔林几乎皇帝礼遇)。但是慢慢我们就发现,她才是生活的最好的人。她每天都在活她自己。说她安于现状也好,说她活在当下也罢。显而易见的是,没有太多的幻想,才更容易脚踏实地的生活。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适合中年人阅读的书。为什么是中年人?因为中年是一个矛盾的年岁,它少了年轻的奋发,多了对世事的阅览。同时它也没有年老的衰颓到失去了探索和品味生活的兴趣。那我们怎么做才能生活的最好?每个人答案肯定不一样。我想四十不惑,不惑之年我们应该至少部分的了解我们自己了,包括自己的身体也包括自己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甚至思想三观。足够多的认清了自己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认命。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就像巴菲特说的,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只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事。小说里孔林的悲剧就在看不清楚自己,而吴曼娜的悲剧在于不仅看不清自己,更看不清楚孔林。只有农村妇女淑玉,从小就被教育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有着被现代人所诟病的小农封建思想,却颇具讽刺意味的活成了小说里唯一没有悲剧味道的角色。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