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心理学》读后感2000字!
为前人过时的研究披上一层新皮,便可以尽情侮辱他。
关于这本译作
本书作者哈里·巴尔肯是活跃于1911年~1918年的演员,因职业之故,在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对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归类,并开始给人们做起了性格分析。其在1918年撰写的《性格分析的新科学》一书被称为西方“相人”之术的开山之作。由此推测本书亦大概完成于20世纪初,是作者哈里·巴尔肯对其人生经验的总结提炼与分享,也是关于“微表情”、“肢体语言”的早期心理著作,引起了人们对这些领域的关注。
而就其内容而言,多是主观归纳,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学术考察,也许在20世纪会比较吃得开,但是以现在的目光来看,许多内容现在看来已经明显“过时”。
这版译本出版于2014年,相距近乎100年的时间,译者不顾两个时代的大众和业界对心理学、微表情的认识必然会出现巨大的差异,不在前言、后记对本书的成书时代背景进行哪怕一丁点的说明,只笼统地说这是作者“结合他二十多年的咨询经验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所写的书,并将其包装成当下流行的畅销书、成功学,误导了不知道多少满心憧憬想入门心理学的爱好者。并且这种误导不仅使初学者掌握了错误的知识,还让其他对当今心理学发展有所了解的人对作者本人造成不客观的印象——即脱离其时代背景去评价作者,我不禁想问译者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用这样的形式包装并推销这本译作,是因为你们不够专业,还是没有职业道德?
关于本书内容
这本书最明显的两个理论基础分别是气质的体型说和加尔的颅相说。
在第3章便介绍了德国精神病医生克雷奇米尔的体型说——认为气质类型取决于体型,即体型为矮胖型、瘦长型、强壮型(本书还提到一种“发育异常型”)的人分别对应不同的性格。
体型说的提出确实对后人研究气质类型于身体特征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启发,但是目前的研究都没有证实体型和气质类型之间具有直接相关或者因果相关,而其他研究则证明这两者即使有相关,也可能包含了许多其他中介因素,比如周围的人长期或短期对孩子体型的调侃就可能对不同体型的孩子造成不同的影响。
第4章以面部表情相关的生理知识作为引入,乍一看还挺科学,但是作者在描述了常见的几种情绪情感对应的面部表情之后,悄无声息地就转为对“颅相学”和“面相学”进行推销。其中还穿插着一些看起来很科学的描述,如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眉型反映了内分泌系统和肝肾系统的状态,而这两者又是影响一个人性情的最主要因素
并由此推出:从眉毛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并不是夸夸其谈。于是便认为眉毛粗大的人暴躁,眉毛细长的人易于亲近才华横溢……之后更是引用其他的实验加以论证——这样的写作手法,只是巧妙地将主观推测的内容伪装成看似科学的结论,实则并不客观。
也许作者本身也是注重引用实验研究结果的,但是否偏听偏信便不得而知。因为不可否认,即使在这么多实验结果的论证下,这些结论很多都被如今更科学的研究证明了不存在明显的或直接的相关。
此外我们也不能忽略当时的时代背景——那个近乎被“颅相学”主宰的年代。
颅相学认为人脑的内部结构对应着不同的性格特点,而颅骨能反映人脑的内部结构,因此,只要摸摸一个人的颅骨便可推测其心理功能和性格特点。
颅相学自18世纪末由加尔和施普茨海姆创立后,便在英国、美洲大陆等地掀起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追捧狂潮。甚至在1905年,一位旅馆经理发明了一款电子颅相设备,声称可以精准测量脑部隆起,并在广告时声称任何公司只要买一台该设备,读后感www.simayi.net便不再需要设立负责员工招聘的人事部门了——这段时间堪称颅像学在美国的发展巅峰。一直到20世纪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联手打假,以及后来现代心理学、神经科学的兴起,颅相学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由此可以推测,本书作者当时很可能也深受该理论的影响。
作为有“漫长过去”和“短暂历史”的学科,心理学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一直是研究者们努力的方向。而在研究者们潜心探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在当时名噪一时、受人追捧而在后来被证明并不科学的理论假说,但我们不能否认这些假说所具有的不可磨灭的“心理学史”意义。
如今学界对颅相学的评价是“主观臆测,不具有科学性”,但是其所包含的“大脑功能分区”的科学影响对后来心理学的发展却起了积极的作用。
对待这本书,我的评价与此相似。
虽然书中大部分的结论如今看来是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但是作者却为后人研究微表情、肢体语言提供了一个初始的框架和许多切入点。如语速变化、话题选择、握手的力度、打招呼的态度、受表扬时的态度……都值得我们深入去研究。
微表情和肢体语言的科学研究任重而道远,就算是我们日常所能谈及的也仅仅是其冰山一角。它需要科学家们积少成多地添砖加瓦,才能逐渐形成一个更科学更系统的学科,最终解开人类身体语言的密码。
关于“微表情”和“肢体语言”
根据表情的一般定义,表情是个体情绪变化时的外部表现模式,分为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三种。故肢体上的动作也可归于“表情”的一种。
在国内网页上找到的“微表情”的定义更偏向于特指脸部的表情,但在具体举例中也会涉及一些姿态、语调表情的内容。而“肢体语言”的定义也分广义和狭义:广义则指包括面部表情在内的身体各部的动作所起的沟通作用,狭义则不包括面部表情在内。但一般概念似乎默认广义的定义。
总的来说,“微表情”更倾向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更倾向指包括面部表情(以及语调表情)在内的全身表情。
导言中说明了此书取用“微表情”更广义的定义。我没能找到这本书的原版,也不确定其原名是否就叫“微表情心理学”,但是根据文章所涵盖的内容和一般人的观念来看,翻译时命名为“肢体语言心理学”可能会更易于理解一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