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学与用》读后感2000字!
思维导图,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实用的学习工具,在世界范围内被众多企业、学校、家庭等广泛运用。职场人士运用思维导图组织工作内容,提升思考空间,创造性解决问题。老师运用思维导图备课,呈现知识结构,展现知识魅力。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做笔记,梳理课程内容,提高记忆效率。
全书分为五篇,大体对应韩愈《师说》中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三重角色来安排全书结构。第一篇讲基础,讲规律,是“传道”。第二、三篇讲运用,教方法,“授业”也,其中第二篇是一般性运用,第三篇是在特定场景下的运用心得。第四篇针对学员学习运用思维导图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为“解惑”。第五篇为攻玉篇,寓意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率地表达思维轨迹的思维工具,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高效思维工具,简单却极其有效。发散思维,又叫扩散思维、求异思维、开放式思维等,就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方式。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或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空间等建立起记忆连接。思维导图的主要作用是借助可视化手段促进灵感的产生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一张典型思维导图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是图形、关键词、分支、颜色。
步骤一:画主题
画主题是画思维导图的第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画一张思维导图,最先动笔的部分是主题,而最先映入阅读的人的眼帘的也是主题。其他所有分支都围绕主题展开,为主题服务。
(1)准备一张没有线条的空白纸张,横放在桌上。
(2)提炼作文题目的中心词(主题词)。
(3)把主题画在白纸的中心并圈起来。
步骤二:找关键
主题画完了,就该确定思维导图的分支了。无论是直接与导图相连的一级分支,还是与一级分支相连的下级分支,都是由关键词组成的。
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们大半的精力都会用在关键词的选择和使用上。选择关键词,是绘制思维导图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关键词,是思维导图的灵魂。
(4)由中心出发,围绕主题,写出37个次主题,把次主题用关键词的形式写在由中心发散出来的线条上。
(5)再以每一个次主题为中心,写出37个次次主题,把次次主题用关键词的形式写在由次主题发散出来的线条上。
步骤三:理分支
常言道:“亲戚有远近,朋友有厚薄。”同样的关键词,它们在思维导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其所处的位置自然也不一样。在实际画思维导图的时候,我们要先画与主题关联最密切的第一级分支,然后以第一级分支为中心,把与它们直接相关的关键词画在第二级分支上,然后再以第二级分支为中心,画第三级分支……这样,思维导图就能形成一个由中心到四周的网状结构了。
为了突出不同层级关键词的地位,我们还会设置不同关键词下面线条的粗细。其中,一级关键词的分支线条是最粗的,因为它们与思维导图主题的关联最密切。而二级分支要相对细一些。层级越低,线条就越细,以显示它们在导图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与主题的关联程度。
步骤四:画图
第四步是把这些关键词转化成图形,寻找图像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想象力。当然,我们并不是专业画家,无法像专业人士那样画出动人的图画,所以初学者不必在绘画水平上苛求自己。只要动笔去画,就会有不同于一般学习过程的感受,就会有收获。
步骤五:上色
这是思维导图绘制的最后一步,也是画龙点睛的一个步骤。一幅很平淡的思维导图,在简单上色之后就变得光彩照人。绝不要忽视颜色对视觉和大脑的冲击力。
思维导图的上色原则一般有三个:
一、主要图像要使用两种以上的颜色。
二、同一个大的分支,或者有紧密联系的分支,要使用一种颜色。
三、文字和其下面的线条不要使用同一种颜色。当然这不是硬性规定,只是为了让导图更漂亮、更突出重点,从而刺激大脑。
学习思维导图,重在应用。学习工作当中都可以使用,举几个例子:
高中化学碳族元素的思维导图,从分类,水化物,最高价氧化物,氢化物,五元素,结构,主要化合价来讲解了碳族元素。分类从金属和非金属的角度去分,水化物可以探讨酸性减弱,氢化物可以探讨热稳定性。碳族结构的五元素的化学名可拓展,结构从最外层和它的特点来梳理。还有,化学元素可以从它的主要化合价来分类。通过分类整理各个知识点,可以一目了然地进行记忆。
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多多练习,学以致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