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读后感2000字!
《学习之道》的两点思考!
一秒钟看清问题本质的,和一辈子都看不清的,命运自然是不一样的。——《教父》
上周,偶然参加了沙牛老师的第九期共读课《学习之道》,梦想从一个学渣迅速蜕变成学习力爆表的学霸。看完这本书之后,那个迅速蜕变的梦想大概要延期,但是这颗浮躁的心终于安定下来。书中罗列的学习问题,或多或少我都有过,但是我从来没正式正视过;书中提供的一些建议,在过去的学习中我曾经用过,却没有坚持再用,这都要归咎于我压根没想过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自己一而再再而三沉迷于手机而不想要着手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为什么古人明明告诉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像个小和尚念经一样却只是在死记硬背?为什么自己的屁股坐不住板凳,玩手机却能废寝忘食?感谢作者和这次共度活动,让我能看清围绕自己身上的这些学习问题的本质,有机会对自己进行审视和完善。
睡眠才是第一生产力
"你极度缺觉时总会觉得脑袋不太灵光吧?没错,这些残留毒素就是罪魁祸首。"
我在步入高中的时候,回去问我的初中老师,怎么样才能提高成绩,老师只说了一句话,"保证足够的睡眠"。我那个时候没能明白,尤其是我所在的高中,大家的学习氛围是,哇你竟然学到了那么晚,真厉害!老师们也会强调,你么马上就高考了,要加把劲。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学习模式都是宁愿在桌子上趴着睡着到凌晨3点也不愿意上床睡觉。尤其是临近高考期间,给自己营造一种我已经很努力了的假象。
过去是假学习式熬夜,而现在是真玩手机式熬夜。要说玩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啊,随便刷刷好像就半夜三点了?可是我明明才刚刚躺上床。难道不困吗?是蛮奇怪的,好像真的睡不着,可能就是天生的夜猫子吧!
什么夜猫子,我睡不着是因为每到晚上就思绪万千,这一天怎么就过去了,我可啥事都没做,不想睡,再延长下今天的时光。熬夜的危害也是知道的,很想早睡,但是好难的样子。后来我开始接触睡眠小镇这款软件,我开始期待在我睡着的时候,我的小镇会出现什么样的建筑,但是也并没有坚持多久。直到我看到泰戈尔说的这句话: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再后来有意识的培养阅读习惯时遇到《当下的力量》这本书,我正式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芭芭拉是围绕学习为主题阐述睡眠的重要性,无可厚非,精力管理无论如何都是排在时间管理的前面,只有睡眠才是第一生产力。可是这个重要性其实所有在夜里辗转反侧的人都知道吧!所以如果有类似失眠的经历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当下的力量》这本书,当然早睡的人都是相似的,熬夜的人都各自有熬夜的理由。
关注当下,战胜拖延
“现实就是,我们拖延的,往往是让我们感到不安的事情。”
高中的时候我对待英语和物理完全是两个态度。我甚至把晚自习别人都在刷题的时间,都用来背英语单词,哪怕我的物理每次都没有起色。我用自己擅长的事情来不断去弥补物理成绩差的不安,现在想来,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拖延症。
我有个朋友在准备5月的托福和7月的日语考试,她每天都陷入焦虑之中,每次想的都是自己要是7月日语过不了就要再等一年,久而久之,她的焦虑慢慢吞噬她,她开始拖延。
我们大概都是这样,仿佛拖延能让坏结果晚一点,再晚一点到来。逃避只是暂时有用,事实上不仅可耻而且根本没用。
马戏团里走钢丝的杂技员,他在上面的时候在想什么呢?我猜他一定想的不是千万不要失误,失足一步就摔个半身不遂,否则他怎么迈得出这一步?半身不遂的后果应该在他选择做一名杂技员之前考虑,而不是在他走钢丝的时候。我想他是专注在脚下功夫上。
所以对于已经决定要做的事情,对付内心的恐惧不安,最好的办法是去做,而不是仅停留在想法里。我想起来初中时,因为爸爸是老师的缘故,读后感www.simayi.net所以我成了数学课代表,本来数学资质平平的我,成了课代表后一下子用功了许多,那个时候是不怕的,只是想着自己是课代表,可不能丢脸,所以就拼命学,内心的那点小虚荣被我充分利用起来了。
书中芭芭拉列举对抗拖延的方法是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并且我们可以通过番茄工作法来完成这样的专注。新年的时候总是立Flag最多的时候,但是这些Flag能立多久不倒呢?哪怕是在每天清晨立完计划,可能在下午就会感觉做不完而自暴自弃的完美主义者式拖延也大有人在。原因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完成这件事到底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我们在这期间又会遇到什么样的阻力,所以最终做出了超乐观的计划。而番茄工作法,会帮助我们解决这两点。通过专注于每个番茄钟,可以不受其他事情打扰,而通过记录番茄钟,就会在下一次做出更合理的计划。
写在最后:
作者芭芭拉还写了很多学习上的方法和误区,而这些其实挺朴实无华,但是芭芭拉告诉了我为什么这样做可以,为什么那样做不行,也就是这些方法背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不过要想掌握这些方法,还是得靠努力。总的来说,本书的前半部分还是很值得多次重读的,后半部分由于记忆宫殿的原理就是要靠大脑袋发散模式去将工作记忆转化为长久记忆,但是技巧是以英文为母语所以适用性并不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