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读后感1000字!
一曲民国余韵——那些人的后半生!
其实想读《台北人》这本书很久了。从15年看了电视剧《一把青》,继而看了白先勇先生一万多字的原著以后,就很想看了。还有一个原因,《台北人》被誉为短篇小说的《红楼梦》,我就更想看了。
整部作品由14个短篇小说构成,有大人物,中人物,小人物,当然,无一例外都是“台北人”。他们真的是台北人吗?不,他们都是曾经来自五湖四海的大陆人,他们都是失了家园的异乡人。白先勇先生自述,“《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是的,看着这些故事,我竟然有种熟悉感。其实这些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我们从很多的民国故事里都读到过,但我们读过的大多是他们的前半生。《台北人》里面告诉了我们他们故事的后半部。那是一种“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苍凉,是“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无常,是“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苍凉,是久违了而又陌生的民国余韵。
其中有一篇是讲的是台湾的一个落魄的教授。在台湾过着清贫落魄的生活,不得不为了五斗米而折腰——求人。可是,谁也不曾料到原来他是曾经五四运动的领头人之一,是第一个叠罗汉爬进曹汝霖家里的学生。年轻时的意气风发,沸腾热血和理想主义,早已随风飘逝。过去的光荣,那么多的“想当年”,时过境迁,只能融化于老友相聚的几句谈笑,业已再难提起。回首在看,才发现年轻的自己在人生的长河中早已面目全非。故事淡淡的结束。这是对往昔岁月的一种无声的追悼。让我感到震撼的是,曾经那些在历史书里读到过的1911年到1949年之间的民国故事,在离开大陆后,很多时候竟然是这样的结局。虽然是小说,但是凝结了无数“台北人”的真实。虽然不是历史,但遍布了历史的沧桑感。
不得不说,《台北人》与《红楼梦》的文化内核是相似的。余秋雨在《世纪性的文化乡愁》里引用白先勇先生的表述:“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是对历代兴亡、感时伤怀的追悼,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中所表现出人世沧桑的一种苍凉感,读后感www.simayi.net正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的,这是纪念,是追悼,是著书立传,就好像每一个新王朝给上一个逝去的旧王朝修史一样。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传承记忆的民族独有的大观。读这样的作品总是让人伤怀,这种伤怀,初始清淡,却深入骨髓,后劲十足。
我想,这样的苍凉感,这样的乡愁,今天的我们,也同样拥有。对于白先勇来说,对于书中那么多的“台北人”来说,这个故乡并不仅仅是指大陆这个地理意义上的故乡,而更多是文化的故乡,内心的归属。那个曾经,那个远方,已经随风飘散了。那不仅仅是回到北京,回到四川,回到桂林,就能够回来的东西。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那个金碧辉煌、泱泱大国、开门宴客的时代,那个两千年前就秦皇统一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文化,那个在近现代被鞭笞的体无完肤的民族,所有的一切,都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作为中国人,我们好像注定要承受民族和文化的深刻印记,不住地会乡愁般的回望我们的曾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