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留在家的第N天,读完了《老舍自述》(徐德明易华注疏本),由于是第一人称,所以更加亲切。末篇的革命赞歌匆匆略过,终章的思想改造又让人心酸,所以这本书在265页之前,我都是认认真真读的。印象比较深的几个地方:
1.老舍初到伦敦,租住在友人联系的寓所里,每天吃房东做的饭食,常常是原味的大块牛肉,面包,英式茶。他写道:茶是真热,口味怎样,我不敢批评,说着伤心。一个老北平人的胃是如何消化英国食物的,不得而知,但是后来,学院再次邀请老舍来英任教,他给友人写的信里提到:实在怕英国的艰苦生活。大概最艰苦的就是这一饮一食全然和自己的口味相悖。
2.老舍在东方学院里担任中文讲师,而学院学生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年龄跨度从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到十几岁的孩童,需求从学语言,认字,旅游到了解历史不胜枚举,往往因材施教,灵活授课。我想国内如果多一些这样的院校,死气沉沉的氛围会不会有所缓解,对知识的渴求和丰富爱好的愿望是不应该有年龄和阶层限制的。
3.老舍在英国的房东之一是艾支顿(英文版金瓶梅的译者),在彼此都拮据的生活里交换文化知识,后来认识了推销瓷砖的语言学家,擦玻璃的博士。情形像极了清政府倒台后的旗人,空有一身技艺,从戏剧,绘画到各种民间艺术不一而足,只是不能将本领变现,生活背景剧烈变化着,窘迫并无可奈何的努力生存。
4.老舍当过很多年的教师,对于儿童教育,他说“热心新教育者,对于学校之组织,必注意于儿童、家庭与社会三方面。取一遗他,是为破碎之教育。”读后感www.simayi.net学校应该注意对孩子们人格的全面培养,这句话,现在看来也仍然只是理想,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应该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营造的,一个心智不健全的成人进入了社会,面对的常常是三方面互相的推诿和指责,人的一生是可以不断成长的,对他的期望和理解不该以年龄作为划分界限,同样的,对他的教育和引导也不能以幼儿无知做挡箭牌来推诿。
5.老舍初写小说时,剖析自己思想深度不够的原因在于未参加五四运动,没有接受深刻的思想洗礼,以及自幼家贫,总是为钱财所苦,做事早,眼界有限。他时常对作品和个人进行自我反思,态度诚恳真挚,也许老舍作品最好的批评家就是他自己。
6.离婚是老舍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在济南热得流大汗喘粗气的夏天,写书写到入迷,一气呵成提前一个月交了稿,并说这是生平最痛快的一件事。恰好这也是我读老舍作品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个处事圆润玲珑的张大哥,稳的像北平四四方方的胡同,在庸庸碌碌的日常中觉得生活满是苦闷,他的苦闷被我读起来却觉得满纸烟火气息和别样趣味。
7.“职业无高低贵贱,只有文艺而无木匠也成不了世界,若决定去做文艺写家,就至少要学会一种外国语,给自己多添上一双眼睛。”这是他对孩子的建议,他有很好的英语口语功底,在英国教学期间还受BBC邀请做过演讲,国内抗战集会上给外国朋友翻译过英语,举座皆惊,外语的好处,老舍深有体会。
8.“再见”是老舍最后对小孙女说的两个字,也是对这世界说的最后一句话,然后将这纷纷扰扰的人世关闭在平静的太平湖外。这已经不是他熟悉的世界了,愿这天下太平,万物安宁吧,先生千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