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帝国,也就仅组织形式而言,若论实力、能力,宋朝当不起“帝国”二字。
一、大三国人才分析
对三国皇帝的总体印象:
金国完颜阿骨打,真英雄、真男人。
辽国天祚帝:不称职的皇帝,但是真男人。
宋朝二帝:既不是称职的皇帝,也不是真男人;也许,从动物繁衍的角度看,是好男人。
阿骨打死后,三国圈子里,没有什么真的的军事家了。从完颜宗翰、完颜宗旺二帅围困汴京看,二人真不是什么帅才。不是辽国不厉害,而是阿骨打太厉害;不是宋朝能硬撑,而是金国无杰出的帅才。如此看来,吴乞买、陈尔轼也不是什么杰出人物,大三国时代,真正的大英雄,唯有阿骨打一人而已。大金虽无帅才,但将才多多,宗望、宗翰都是了不起的将才。而大宋方面不唯无帅才,将才也没有一个。从整个宋金对垒看,种师道、种师中兄弟,姚平仲均非堪当大用的将才。
二、风云激荡的时代,平庸就是领导者的致命毒药。
当大金的虎狼之师围攻汴京城之时,汴京军民在李钢带领下英勇抵抗,同时我们可爱的皇帝赵桓居然受中书令李邦彦的蛊惑,让道士在宫内做起了道法。每当看到这里,心里难受而郁闷。记得大学时代读《金瓯缺》,也是读到这里就永久搁置了,发自内心的不愿意直面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即使在如今熊召政的作品重新定位大三国之演义的故事,仍然为我们大汉民族有如此没出息的皇帝与群臣而窝心。
无论赵佶还是赵桓,都是骨子里懦弱如鼠。他们一出生就干错了行,阿佶本质上是个天才的艺术家,但命运却选择他当皇帝;而阿桓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平庸的贵族青年。读后感www.simayi.net也许在太平盛世,平庸没有多大关系;但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平庸就是领导者的致命毒药。有评论说,北宋之亡,是娱乐致死,我看都是平庸惹的祸。一个本身平庸的普通人当了皇帝,在三纲五常的大平台上,一言九鼎,一呼百应,渐渐地就真的相信自己天生龙种、天纵英才了。可是,当暴风雨来临时,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
同样的一件事,其正确与否,单看由谁做,由能者做就是高棋,由庸者做就是臭棋。
最重要的是把握准自己的斤两。
单就宋金海上密盟灭辽之事而言,如果是放在汉武大帝这样的雄主手中,肯定是一步好棋、妙棋。但是而今出在阿佶这样的草包之手,就是地地道道的臭棋。因为平庸的阿佶君臣,根本就没有后手,你想得到燕云十六州以后就可以过安稳日子吗?那是做梦。
三、汴京之围
一直以为靖康元年初金兵汴京之围,与其年末的二困汴京是两个动作。这次看了这本《逊位的皇帝》,才知道是一个事件的两个动作而已。靖康元年初,阿桓与大金签下城下之和议,割让河北三镇,巨额赔款。待金兵退去,阿桓同学又反悔了,几次三番派兵营救太原。由此诱发了金兵二次南下围汴京。
可怜,第一次兵困汴京时,勤王大军来了这么多,包括名震天下的种师道兄弟、斩杀方腊如探囊取物的名将姚平仲,都没有什么作为。不仅如此,姚平仲夜袭金军大营,居然全军覆没,仅以身免。
只可惜,历史没有给李钢一个证明:汴京能否守得住?但汴京军民,在李钢带领下,能够坚守一个月,而且期间既无懂军事的得力助手相助,又受到皇帝大臣的多方掣肘,能够坚守这么长时间已经很不错了。等到几十万勤王大军到来,攻守形势应该有变化了。此时难道不可以拼死一战?历史没有给李钢时间以证明自己,他注定就是个悲剧英雄。因为吓破了胆的阿桓此时已经签下了城下之盟了。但是你想和谈,也要有资本。和谈要以打为基础,而且必须以能打为基础,否则,你有什么资本去和谈?所以,这城下之盟注定是个割地赔款称孙子的羞辱性条约。
然后,就是阿桓反悔,令种师中率兵解救太原。种师中更是悲剧,外有强大的金军,内部将领间不和,而真正说了算的却是狐假虎威不懂军事的权臣,这仗怎么打?以当时的情形看,即便授予种师道兄弟全权,这仗都未必打的赢。结果就是“杀熊岭上哭秋风”,一代名将种师中,战败身死,全军覆没。
然而,阿桓,是居然始终不懂其中的奥妙呢?还是舍不得兵权呢?其后,让李钢再次赴河北出任招讨使,仍是有职无权,这仗不败才怪!
相反,金军东西两路大军,都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马上管军,马下管民。这与解放战争期间我党的做法如出一辙,那效率能不高?
再者,宋朝的那些所谓名将,在大金面前,一个个都败的不堪,难道是时也命也?
还有,战争来了,皇帝才发现居然无将可用,只能起用那些早已致仕的老头子。这,早干嘛去了?
古人说得好,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最后,两个皇帝成了俘虏,身死异乡。
你看,苍天放过谁?也许是,我的民族情结太浓,读罢一声叹息。作者:明月秋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