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2000字:
《目送》这篇文章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一篇散文。前不久,听了一堂语文课,教师讲述散文的特点,就把这篇文章做了范文。
当教师把这篇文章的录音在课堂播放时,听着女中音那浑厚而动情的声音,伴着音乐的节奏,清晰的文字声声入耳,牵动着每一位在座的学生和听课教师的心,无不因为感人的亲情文字而洒下了热泪。
这篇文章以“目送”贯穿全文,做到了“神”不散。主人公“我”作为一名母亲,通过对儿子的三次目送,表达了儿子与母亲的关系,随着儿子华安年龄的逐渐增长,与母亲的距离越来越远,但是独立性却越来越强;通过对父亲的目送,表达了父女情深。文字感人,描写细腻,抒情真挚,读来催人泪下。
与儿子第一次目送,是华安上小学,那个时候母亲拉着儿子的手,当儿子进入校园的时候,他不断地回头,他是在寻求母亲的呵护,需要母亲的目光给他一种信心和步入人生长河的勇气;第二次目送是华安十六岁,到美国作交换生,母亲去机场送行,儿子随着长长的行列进入了安检,虽然母亲是那么渴望儿子的回头一瞥,然而儿子在通过安检,消失前一次也没有回头,这个年龄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已经在心里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第三次是儿子二十一岁,上大学的时候,尽管和母亲一个学校,但是也不愿意搭母亲的车,即使同车,他也戴上耳机只顾一个人听音乐,他已经是一扇紧闭的门,母亲已经很难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此时儿子站在路旁,母亲在眼望公交车到来,挡住了儿子的身影,车子走开,母亲只在空荡荡的街道上看到了一只立着的邮筒。
这三次目送,充分体现了母子情深,儿子由寻求保护到走向独立的过程,也体现了母亲对儿子成长而欣慰。
与父亲的第一次目送是主人公作为女儿的身份,她博士毕业,去台湾教书,父亲用他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相送,却没送到大学门口就返回了,觉得这样的车子送女儿,对不起女儿,这个时候的女儿,望着父亲的车子转弯不见了,却仍然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对父亲的相送,充满了感恩;第二次目送是父亲住院,女儿去医院探望,几个场景:推着父亲坐的轮椅;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女儿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她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教书;护士接过他的轮椅,女儿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这些场景,充分展示了父女的那份亲情的温暖和女儿对父亲的孝心,做了女儿应做的事情,尽女儿应尽的责任;第三次目送就是在火葬场的炉门前,望着棺木缓缓滑行,近距离的目送,又有着飘雨的场景,更烘托了失去父亲的悲痛的气氛,那深深的凝望,更感受到父女情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为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她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段,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这段话在全文出现了两次,一次是母亲目送儿子三次之后,另一次就是女儿目送父亲三次后,也就是结尾。第一次出现,充分体现了儿子由对母亲的依赖到心里逐渐走向独立,与母亲的关系渐行渐远;而母亲随着儿子的年龄逐渐长大,对儿子的情感永远都是那种呵护的心理,而且心中也有一种失落感,但是又存有一种安慰,那就是儿子长大了,该放手就要放手。用这段话结尾,表现了女儿对父亲的深情,体味父亲对女儿的爱和对时光逝去的感慨。
目送,表层的含义很浅,而它却有着一个深刻的寓意,体现了母子、父女深情,感受亲情的温暖。儿子在目送中逐渐长大、走向成熟;父亲在目送中也伴着时间的行走而老去,最后脱离了女儿的视线,永远离开了女儿。无论是一种欣慰,还是一种无奈,总是在心河荡起波澜,读后感www.simayi.net在痛楚中也会泪眼模糊。这篇文章反映了一个深邃的社会问题,作为家庭中坚力量的父母,应选择对待老与少的问题。对下一代,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做人比知识更重要。更要与他们沟通,这样就能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不会出现代沟;对待老人,要多关心他们,多去看望他们,让他们尽可能享受天伦之乐,以避免那种“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
亲情不容你选择,一种血缘的纽带牢固地把这种情分拴在一起,让你感受到一种快乐的相通,痛苦的分享和牵心的疼痛,这些都在缘分的注定下,在时间的隧道行走中同感身受。在这短暂的人生中,让我们在目送中感受亲情的温暖和在儿女们成长中感受一份责任和骄傲!
目送,不仅仅在亲人相别时,而且在友人相别时,我们也曾经感受到别离时那瞬间的痛楚,那深厚的情谊,也会让你感受到眼前的一团雾!珍惜吧!珍惜这份浓浓的亲情和真挚的友情!
发布于 2019-08-21 16:05:31 回复该评论
发布于 2019-08-21 16:06:04 回复该评论
发布于 2019-08-21 16:06:04 回复该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