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儿童超级大脑》第10章读后感2000字

《打造儿童超级大脑》第10章读后感2000字:

这是一本从头至尾都在讲各种早教启蒙方法技巧的书,因为没有太深的理论,所以很容易看懂,但也因为方法太多,所以很容易出现看完了但是不会用的情况,尤其是在面对自己家的和书中所举例不一样的具体状况时就更考验家长举一反三的能力了。

大J特意在每一章的最后留了一个“课后作业”,要想将这些方法招式真正落地在自己的育儿实践中,就从完成每章后面的“课后作业”开始吧。

下面两个问题就是第10章的课后作业,完成这一份作业就相当于完成了这一章的读后感啦!

1.回顾总结,你的孩子正处在哪个社交发展的里程碑?有哪些表现是你之前误会过他的?

大J将学龄前孩子社交能力发展里程碑分为4个阶段,如下图。

我觉得这个里程碑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作为家长的我们去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他的行为发展差异很大,所以即使是同一个行为,发生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身上,背后的原因可能也是很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打人,一岁半的孩子打人和三岁的孩子打人原因是不一样的。一岁半的孩子打人,也许他只是想跟人打招呼,但没有控制好轻重,但三岁的孩子打人肯定就不是这个原因了,可能是太愤怒或者是太沮丧。理解好这一点,我们才能学会不以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打造儿童超级大脑》第10章读后感2000字.jpg

梗梗现在两周7个月,本身性格比较慢热,没有参加早教班等集体活动,也没有固定的玩耍伙伴,目前应该还处于社交发展里程碑中的“自我觉醒”阶段。

原因如下:他会非常喜欢和妈妈一起玩,即使是在小朋友特别多的游乐场,他依然是主动选择要和妈妈或者爸爸一起玩。但是在此之前有一个阶段,他在游乐场或者是在家里是不需要爸爸妈妈陪玩,自己一个人玩也可以玩得很嗨。所以,我的理解是他现在体会到了和人玩比自己一个人玩是更有趣的,应该再过一段时间就会发展为愿意跟小朋友一起玩。

不过我有一点疑虑,因为妈妈在陪他玩的时候会很尽心,所以他跟妈妈一起玩总是玩得特别开心,会不会因为这样子,所以他没有动力去进行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之间的玩耍?还是说我根本不必疑虑,随着他慢慢长大,他必然会愿意并且选择和小朋友一起玩,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还是会有意识的告诉他,妈妈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能一直陪你玩,比如在游乐场我会陪他玩一段时间,但是也会有一段时间让他自己去玩,期待他可以自己在游乐场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到一起。

自我感觉应该没有很明显的误会他的情况,因为我们家育儿的出发点就是要尊重他。因为尊重他,所以会接受他的大部分行为,也不会轻易给他贴标签。比如昨天他终于敢在人多的时候和大家一起玩滑滑梯,还会对插队的小朋友说“你不要插队!”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之前一直没有强迫他跟大家一起玩,才这样自然而然顺利地让他自己学会了去面对“人多”这样一种状况。

我们经常去的公园,有一个特别高的滑滑梯,他很喜欢玩。最开始玩的很多次都是我陪他一起爬上去,然后滑下来。接下来在一次公园没什么人的时候,他有了一次自己独自爬上去然后滑下来的经历,完成以后他是很开心的,之后又有几次这样的经历,每一次都是在滑滑梯上没有什么人的时候。读后感www.simayi.net但是,当滑滑梯上爬行的小朋友比较多的时候,有好几次他都是爬了一段就不愿意再继续前进,或者是一直让后面的小朋友先爬上去,他就一直在那里等着。这样的状况持续了蛮长一段时间,我们也没有强迫他非得让他在人多的时候去抢位子向前爬,但是会让他选择到底是继续还是下来,他选择下来就让他下来。昨天又一次去玩这个滑滑梯,人很多,爬到滑滑梯中段的球里面后,场面就没有那么有秩序了,然后他停下来了,我们提醒他要不要继续前进,他竟然很果断的找了一个时机就爬进通道向前走了,之前有一个小朋友插队,我在下面说“小朋友要排队哦。”他竟然在上面很大声的对那个小朋友说“你不要插队。”

2.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之前你做的最不好的是哪一个环节?今后可以如何提高?

引导孩子解决冲突的三个环节为:观察、定义和复盘。

我做的不好的应该是复盘环节,因为我虽然不会给孩子贴标签,也不会否定他的做法,更加不会强迫他在某个当下非得要怎么做,但其实我只是出于要尊重他这样一个出发点,所以这样做。所以对于他为什么会有某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其实我是不清楚的,所以这也会导致我复盘的时候,并不会有那么强的针对性。“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怎样去应对”更是我的一个弱项,因为我不清楚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所以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经常并不具备可行性。就更别说“提供更多的环境”去锻炼孩子冲突解决的薄弱环节。

今后要牢记复盘技巧四部曲,先回顾发生了什么,这个阶段要引导孩子多去体会一下别人的情绪和别人的想法。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下解决方案有什么,这个阶段要引导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再一起评估一下各个方案,重要的问题还要角色扮演演练一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