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

读《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

作为一部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人物不多,情节也不算太复杂,在畅销方面却取得巨大成功,我觉得只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政治正确。作者作为穆斯林,对伊斯兰教采用了“平视”的视角,对极端伊斯兰教持批判立场,对苏联则严重憎恶(坏人永远扛着俄制步枪),美国是避难天堂,这个非常符合西方主流价值观,基本符合全球主流民意,能与拥有上述价值观的读者同频共振。有材料说原稿阿米尔的妻子是个美国人,在编辑建议下改为阿富汗人,这样可以提高可信度,利于“统战”。文学和政治是分不开的,文学的衡量标准也必须契合主流价值观。

二是善恶观“正确”。作者是穆斯林,却在小说中强烈表达了佛教的“轮回”观念,哈桑是兔唇,阿米尔也被打成兔唇;阿米尔做了坏事,阿米尔和妻子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没有孩子;阿米尔的父亲与仆人的老婆有了私生子,过早得病去世;蒙古人侵略阿富汗,蒙古人的后人哈扎拉人被当地主体民族欺凌等,这些都强烈传递出“报应”这个理念,而“善恶有报”是多数人能接受的价值观。

三是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越是与自己反差大的人或事,人往往越有兴趣了解,阿富汗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就有这种价值。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电视画面上那种千篇一律的路边炸弹、塔利班攻击检查站和警察局等标签化的东西,《追风筝的人》向读者展示了阿富汗和阿富汗人的另一面,满足了读者希望了解全面的、真实的阿富汗、阿富汗人和阿富汗文化的愿望,让阿富汗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读《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jpg

四是反映了时代变迁。文学和时代也是分不开的,《追风筝的人》跨越了阿富汗王朝时期、政变后的君主立宪、苏联人入侵、北方联盟抗击苏联入侵、塔利班的兴起以及覆灭等,有历史的纵深感;外部对比了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和美国等的外部世界,也有横向的比较,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反差。

五是成功塑造了人物。小说主要塑造刻画了3个人,阿米尔、哈桑(哈桑儿子是哈桑的一部分)、阿道夫,哈桑代表了善良和担当、阿道夫代表了邪恶与愚蠢、阿米尔代表了懦弱和自私,拉辛的主要作用是负责小说的起转承合,像筋一样把骨肉连起来。另外阿米尔的爸爸、阿里、哈桑的母亲等人物形象也刻画的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六是作者文学功底深厚。对环境的描绘、对人物的描写、对心理的描写都非常成功,可以说是细腻精微。对社会的思考也很深刻,就像“罪行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这样的经典句子有很多。

要说遗憾,我觉得也有一点——故事情节设计感明显。情节,是小说“三要素”之一,是小说的骨架。阿米尔把自己写的故事念给哈桑听时,学到了写作的陷阱之一:情节破绽。我觉得《追风筝的人》在情节的编排上有“生硬”之感,阿米尔一而再、再而三地加害哈桑这个“为他,千千万万遍”的人;读后感·一个几十年没有见面的街坊的坏孩子阿道夫,在与阿米尔没有巨大利益冲突的前提下见面就要取他性命(曹操打袁绍是要争天下);以及阿米尔被打成兔唇,索拉博的自杀等,我觉得这样的情节设计感太强、雕凿感太重,为煽情而煽情,为虐而虐,为残忍而残忍。私生子,也是小说很爱的一个套路。

《追风筝的人》作者胡赛尼有一个观点:“我感兴趣的是那些完全不可能发生的爱。”我想,这也可能是我感到故事情节“生硬”、设计感强的原因吧。

小说,永远是是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只是置身于不同的舞台、由不同的演员出演,写小说要想不断创造新高度难度很大。批评别人要容易得多,因为人都是眼高手低,因此在此向作者致敬!毕竟让我了解了更立体、更丰满的阿富汗。

要说对自己人生的意义,我觉得就是《追风筝的人》再次警示我,时光不能倒流,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很多事情是无法挽回的,更不会重来。因此,在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尽可能做到一生无愧于人、无愧于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