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对话》读后感1000字:
一切沟通均要从心开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之所以会进行“关键对话”是为了要解决关键或重要的问题,比如和老板谈加薪、和孩子谈学习、和同事谈合作,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在开启对话前,根据认知模型ABC法则,我们需要做到的心理态度是我们的问题并不是由他人引起的,一切根源皆源自于我。
补充:ABC情绪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他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简单的理解就是孩子不爱学习,让父母很生气,前者就是A,后者就是C,但实际上孩子不爱学习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之所以父母很生气的原因是父母对孩子应该学习这件事的认知和评价,在父母的认知中,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
根据《关键对话》中的提示,当父母要和孩子进行一场关于学习的对话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的愤怒不是由孩子引起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对话的环节充分的尊重孩子,从而达成谈话的目标。
关键对话的双核模式:氛围比内容本身更重要
很多人在紧张的环境和氛围中表达能力会严重受损,比如有些人公众演讲会断片、吵架的时候会词不达意等等。因此想要解决问题的关键对话必须是在沟通双方都比较放松和坦诚的氛围中进行,所以牢记对话的目标、时刻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情绪失控的时候不妨先暂停或者离开,等心情平复之后再继续谈。
这一块樊登讲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在香港电影中经常有两伙黑帮谈判的画面,经常谈着谈着就剑拔弩张起来,这时候就会有一个和事佬出来说几句话,和事佬一般说“大家求财,大家求财”,双方就能再次坐下来继续谈,
因为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有这样几个技巧和方法,上面的例子就是说出彼此的共同目标并加以赞同,其次还可以通过道歉、征求对方的意见等方法营造安全的谈话氛围。
关键对话的核心:陈述事实而非观点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错把观点当成事实,不信的话给你举个例子:妻子让丈夫下班回来顺便买瓶酱油,但是丈夫路上接了个电话忘记了,回来的时候两手空空,妻子忍不住发脾气就会说:“让你做这么点小事你都会忘,你到底有没有把我的话听进去啊,我看你根本就不在意我”。读后感·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在进行关键对话时,我们可以多去陈述事实,表达感受,而不是一味地说自己的观点、爆发自己的情绪,这在无形之中就给对方一种压迫感。
实际上,《关键对话》阐述的很多技巧都并不是用来改变他人的,而是让我们发现自身在认知、心理、态度、情绪、语言等各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每个人都有评判是非的标准,万般皆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当我们想获得尊重的时候,首先做到的是尊重别人;当我们不想别人狭义猜测我们的时候,首先做到的是不要主观评价他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