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阅读力》读后感3000字

走进阅读靠近幸福永葆初心——《教师的阅读力》读后感3000字:

《教师的阅读力》一书,是宁波一位70后教师所著,全书围绕“阅读”这一话题,从四个方面阐述:对教师阅读现状分析和认识,作者自身的阅读成长经历,作者所在学校推动教师读的经验,以及十余篇作者自己阅读各类书籍的读后感。一边阅读,一边产生带入感:共鸣、惊叹、震撼、启示……

是呀,教师无论作为一个自然人还是一个家长,阅读都很重要,何况,教师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

回顾我自己的成长之路,又何尝不是在阅读中受益良多呢;

学校始终在倡导教师阅读,只是于我自身而言,总是在找这样那样的借口,为不阅读开脱;看了作者的读后感,我好想把他读的那些书也找来一读,这就是阅读的力量吧……

读着读着,我不由自主的拿起笔,把我中意的句段画出来,甚至写一写自己的想法、共鸣。(还发现了似乎是编辑疏漏的地方)趁着这股阅读的力量,我把学校上次发的那本被我束之高阁的《教育的道与术》也找出来仔细阅读,深感幸好没有丢掉。如果说《教师的阅读力》是一剂促进教师阅读的兴奋剂,那么《教育的道与术》应该是教师的营养剂。

走进阅读靠近幸福永葆初心——《教师的阅读力》读后感3000字.jpg

阅读不足带给我危机感。

读《读书是教师的“自我拯救”》,这一部分的内容,让我感觉:这不就是写的我吗?一本《中国文脉》我看了一年没看完;为了拉近和年轻人的距离,答应女儿在她上大学后看《三体》的第二三部,却在临近孩子放暑假回来“查作业”了,才匆匆拿出来;订阅的教育杂志,只在要交论文作业了,才翻出来临时抱佛脚……感觉我就是那类认识自己阅读量严重不足,但依然没有把阅读付诸实践的人。

阅读的不足,常感自己的知识储备已不足以应付学生的发展,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用老办法解决不了,烦躁,懈怠随之出现,职业的倦怠感日益明显。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就应该唤醒自己的阅读意识,付诸行动,化解自己的本领恐慌,把读书当做一种需要,在阅读中提升自己,做终身阅读的示范者。

只要愿意读,书诚不欺人。

刘波,作为一个非典型教师,尚且通过阅读,在教育领域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且颇有建树。他在《教师要善于向心理学借智慧》中指出,教师仅凭一腔热情和经验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善用教育心理学的智慧,是教育走向科学的必要保证。善用心理学的智慧可以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心,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这些观点我深以为然,因为我的亲身经历正说明了这一点。

出于兴趣,我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常年参与宜兴市心理学会沙龙的活动。在06-09年间,我自费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期间阅读了大量心理学书籍,把学到的知识用到了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家长沟通教育、差生辅导转化上,尤其是在与女儿的相处、引导上,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效。这期间,自我感觉是阅读动力最强的一段时间,个人的教育素养也提高了一个台阶。

把积极心理学的知识结合工作实际中的运用,把心理健康教育和语文教学相结合,把心理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班主任工作相结合,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转化后进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根据自己的教育心得撰写的文章《用正能量为成长护航》获得了江苏省教海探航二等奖,(这之前,我们学校只有陈克校长得过此奖项)这也算是对我几年来学习心理学知识的一种褒奖吧。虽然奖金有限,但因此而带来的自信、在德育能手考评中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去年,我又对这篇论文进行再加工再修改,以《给点阳光更灿烂——漫谈积极关注积极心理暗示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为题的文章,又获得了无锡市德育论文一等奖,参加大会交流。但我却不敢再参加今年的教海探航投稿,因为我知道,这几年,我因着各种借口疏慢了自己的阅读、学习,学校订阅的一些杂志,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杂志,我都没有细细研读,搜肠刮肚,已经很难有新的东西写出来。要想有所突破,还得从阅读二字上下功夫。

文中提到的一系列书籍,我多数都没有读过,《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怎样让学生爱学习》等书,光听名字就让人跃跃欲读。在本书的第二辑《阅读是成长的必由之路》中,提及的可读书目就更多了,不管是教育类期刊还是一些名家的经典著述,读后感www.simayi.net都让我心向往之,作者推荐的两个微信公众号,我也在读书的同时马上关注了:源创图书、大夏书系(文中为“大夏书客”没找到)于永正的“病中吟”读来笑不自禁又潸然泪下。于老师的坚韧、幽默给人力量给人启迪,让我更加珍惜眼下能健康生活、正常工作的每一天。

阅读,让写作变得如此亲民。

看到作者在教育报刊上发表文章是家常便饭,真让人羡慕。他这样的功力得益于大量的阅读,作者在《阅读让我的写作得心应手》中说,“高质量的阅读不仅可以提高文字表达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让自己更好地用教育的眼光看问题。”写作之道的真谛,在于经典文化的大量阅读和内化,“长期的阅读让自己的眼光很敏锐,思路很敏捷”,这正是作者的成功之道。

我有这样的想法,作者刘波,其实是一位非典型老师,他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嫡亲”学生,他的作品,其实是基于广泛阅读后的深层思考所得,而我,我们这些成天接触学生的真正的老师,其实会有更多鲜活灵动的案例,成为我们丰富的写作素材,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更显言之有物,更具可读性。因此,我暗下决心,今后要更勤于动笔,记录下工作中那些让我心中一动的瞬间,将来某天,它们就是我写作的巨大宝库,这是刘波们所没有的。

阅读促进学生的写作我在工作中也深有体会:四年前,我带的一个五年级,学生调皮,静不下来。偶然的一次,我发现一个学生在读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我借来翻阅,发现这个系列的小说,内容契合学生的阅读兴趣,文中大量细腻的动作、心理描写,正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我抽出时间集体给他们读这本书中的一篇篇文章,学生在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描写细致的影响,一段时间后,全班同学几乎人手一本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我引导他们换书看,开展讨论、研究,为什么这些故事这么吸引我们……渐渐地,孩子们作文中关于人物动作、心理的描写越来越细致了,语句越来越能拿住人了……以后接班,我更重视引导学生看书,通过老师给大家读、饭后大家一起读,老师带头读等方式,使阅读蔚然成风。看,我老母鸡般手捧书卷,周围一圈孩子,人手一书,静心阅读,画风如此之美。作者:蒋老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