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话往事》有感4000字
收到《童话往事》这本书后,心真的是颤抖的,对于我这个80后,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收获回忆的礼物,而且是一种重新审视自己内心的机会。因为我想再看看这些动画片,感觉一下自己还有没有当年年少时的那种激动与感动。
开书照的一些描述我在这里就不想再写了,因为看到童话往事的订阅号里那篇高人碟网文章,已经写得真的很有感觉了。作为一个80后生人,加上自己是一名动画专业教师,我就想从我自己这个专业角度谈谈我这几天初看了几篇文章的一些感受。
抛开情怀,其实现今的动画片在画面制作精良程度上肯定是要高于原来的动画的,但是我通过这本书重新回看以前的动画片时,突然就些许明白现在有些朋友说的为什么以前的动画还是更经典一些的原因。举点具体的例子:
这是《咪咪流浪记》电影版海报,还是抛开形象不说,因为每个时代对形象的喜好都会变化,所以像《咪咪流浪记》这个形象,虽然我个人很喜欢,但是如果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的话,完全能理解,但是从海报的设计性上来讲,现在很多的动画就没有当年的动画镜头设计感。
1:这张海报,机位不是常规的摆放方式,从脚底的方向向上拍的镜头设计。这种类似电影镜头的构图设计,其本身就给人一种临场感。
2:而人物的远近关系,随着这个机位的方向,由近及远,是有远近层析的,具体远近层次我已按照数字标出来了。这种设计,又给人比较明显的空间感。
3:海报中这四个角色的动态设计,都是一种类似生活摄影抓取人物活动一瞬间的设计感觉,每个角色都在走路,但是每个角色在走路的时候都有着自己的动态,神情。主角走路的时候在扶帽子,小狗带着有趣的帽子神情坚毅的前进,身后的角色从他走路的动作和表情就能看出这个角色的性格:开朗有趣,最后的小猴子努力的跟上大家的脚步。
这几点结合在一起,海报就有了情节性,就像摄影一样,是有故事,能看出一些背后的感觉的。
反观现在很多动画的海报设计,包括主流的电影海报设计,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人物摆拍造型,虽然每个人也许角度不同,但是把自己最帅的一面很僵硬的展示在画面当中,就像现在很多人拍照一样,都是45度角,头略低,然后作出几乎一模一样的微笑,大家都想把自己变美一点,但是都少了生活的味道。
也就新海城这种好的导演,在海报设计上用点心,但是这也是为数不多的精良电影,反观网络电视版动画,很少有早期动画这种有意识的设计感。
再说说剧情和配音。通过《童话往事》,我在网上找到了《嘿!奔奔》的片源随机看了一集。因为自己当了爸爸,自己的孩子还是男孩,所以看到奔奔的设计,真的很有感触,奔奔才是真的男孩子本我的表现。
本集中,奔奔他们一行遇到地震,地面裂了个大缝隙,把一个村的孩子和父母隔开了,小男孩健健(Ken)让奔奔去帮帮他们,奔奔没有像现在烂俗的儿童动画片里说着当然没问题!那样坚定的语言,而是说了句:“嗯....试试看吧”
而当奔奔变长加载裂缝之间后,让小孩子们从他本上爬过去的时候,说的是:你们快从我背上爬过去,快从背上爬过去呀!
而当奔奔他们帮助这村人解决危机后,大家送给他一个花环以示感谢。这部片的情节设计上并不是那种俗套的奔奔对着大家说:“不用谢,我们应该做的”或者“帮助他人是应该做的”这种教育意义特别浓的台词。
而是这样设计结尾的。在奔奔的角色设定上,他喜欢花朵,而且吃了花会想大力水手吃菠菜那样精神抖擞,力大无穷。所以,当全村人送给他一大个花环后,他兴奋的不停的闻花环,然后吃了几大口花朵,然后奔奔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突然兴奋,然后没等小男孩ken跟大家好好道别,载着ken飞奔离开了,这时全村人看着奔奔急速的离开,在招手再见的同时,都觉得奔奔十分厉害。
结尾从感谢,到离开,虽然是典型的解救危机,然后道别的典型剧情,但是在具体情节设计上,并没有中国人常有的礼仪性情节,必须感谢,然后主角必须回敬表示没关系。大家被奔奔相救,发自内心的感谢,而奔奔没有成人那种目的性很强的成人世界的规则方式回应大家
因为奔奔设定本质上就是一个处于孩童阶段的小男孩,做所有事不是那么目的性强的动机,他就是遇到事,此情此景他想去干了,就去干了,包括帮助别人,他就是看到危险,下意识的就去帮忙了,不是为了别人对他的肯定,不是为了得到心中的虚荣,帮助别人在于奔奔来看,就像冒险一样,我看到了,就想去做了。
而孩子的情绪,思维是跳跃性,所以当奔奔看到裂缝这么大时,小男孩ken让他帮忙时,他会说试试看吧,因为他看到这么大裂缝,他是觉得有点吃力。而他变长后,架在裂缝之间的时候,能看出来他是蛮费劲的,所以他不会像成人那样还要坚持的说,大家安心过桥吧,而是说:“你们快从我背上爬过去,快从背上爬过去呀!”因为他很费劲,不赶紧过,他会受不了的。
从救人,到离开村庄,奔奔就像我的儿子在外跟小伙伴一起玩冒险游戏那样,所有的事都是一个男孩冒险的情绪自发而起的,并不是成人世界中,我必须www.simayi.net要帮助别人这种先入为主的道德定义做出选择的。而孩子,就是在冒险当中,帮助了别人,而别人因为帮助又下意识的感谢,这样彼此互动中,潜移默化的形成了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
现如今我们的很多给孩子的动画为什么不好看,因为创作者是以一个成人的角度来创作孩子角色的行为准则的,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像孩子那样,其实做这些事的动机并不是多么伟大的动机,即便弘扬正能量,设计帮助别人的桥段时,也应该是把情节设计的更加生活化,自然一些,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一个男孩成长历险中遇到一个很有趣的事,而从很有趣的情节入手,从孩子的兴趣入手,给孩子自然而然的融入建立价值观,才是好的给孩子看的动画。
通过《童话往事》,我又重温了很多80年代那些很多国外的译制动画片,会发现那时的动画片,虽然面对的是普通观众,但是其实在艺术表现方面,有着很多的探索。
如这部美国动画《小不点》每部正片结束后,播放教小朋友如何利用身边常见物品制作手工玩具的片尾小彩蛋动画的片头:在记事本上,除了手写的那几个单词外,火柴,铅笔,硬币掉下来补足了每个单词缺失的字母这种表现方式,就很有定格动画的艺术表现性。
还有这部《伟人小传》世界名人故事大汇编,看了书后,勾起了我的回忆,有很多集,都是用动画的形式,把著名人物的肖像画一点点的转化成了动画人物这种动画常用的动画形变的表达方式,(片源暂时没找到)
我印象很深的就是有一集介绍的航海家麦哲伦,就是把麦哲伦的肖像变成了卡通形象,当时对那种卡通化的麦哲伦形象记忆尤为深刻,大大的鼻头,很富有喜感。
还有这部《猫人沃尔特》,情节就是真实世界中一直叫沃尔特的猫总是想象着自己成为动画中神勇无比的各种角色,这部片子的最大特点是实拍和动画的相互切换,虽然切换的方式不是那种特效或者充满想象力的动画转变方式,但是这部片子却运用了剪辑学里很典型的“动接动”的方式很自然的从实拍切换到了动画画面,也就是说上一个镜头中真实世界中猫从高处扑下来,然后下一个镜头就是动画化的猫从高处跳了下来。虽然没有过度的特效,但是当时来看,镜头转换的一点也不突兀。这也算是一种在动画片中的艺术尝试与创新。
还有很多动画都尝试了不同的画面表达方式,确实让我觉得我们那时会幸福很多,因为这些动画在通过一个很普世,很生活化的故事方式默默地给我们丰富了艺术审美。而现在我个人觉得在动画圈艺术性表达上,在动画商业市场中,很多动画商业的完全商业化,只要赚钱,不去试探性做些不同艺术表达性。而学院里,很多玩动画的艺术家们,却把自己的艺术性盲目的拔高,极力的标新立异。很少有像早期动画这样,把艺术性和商业性做一结合的常识性动画.所以真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我们的动画艺术,学校和市场真是脱节的,而更严重的是,大家互相还都不待见。
总结:对自己、对孩子、对作者的感言
最后,我再回到情怀这个事上再唠唠,拿到书后,我把儿子叫到身边,试探性的跟他介绍了些动画。问他喜欢不喜欢,因为我不是一个特别自恋,爱陷在自我回忆中的人,我一直觉得社会在发展,人要往前看,不要总是标榜以前的东西是经典。但是,当我跟儿子聊到很多动画的细节的时候,我发现依然有很多细节和情感,在这个时代下的孩子依然会产生兴趣,细细想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动画所表达的情感,还是人类最原初的情感,这种人类最原初的情感,是不管时代怎样变化,都不会改变的。反过来讲,也就是说为什么做动画的人一定要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因为你一旦没了那份“人性”,你就做的东西也就没法通“人性”了,那让在“人性”能量丰富阶段的孩子看,也就没法喜欢了。
再说到这本书吧,我承认自己是80后,所以看到这本书后,会有着天然的好感,但是让我最感动的地方,不仅仅是对一份回忆的追溯。而是感慨,还有这样怀着原初的梦想去做这种在很多人看来或许没有“价值”的事。但同时,我也感激如今的这个时代,很多人在质疑先进的时代,但是我其实是对这个时代总体怀有很大的感激。因为互联网,因为社会制度的进步与发展,才会让关中阿福哥和他的小伙伴们这样有情怀的一群人能有办法,有空间作出这样的书,每个时代,都有有情怀,不浮躁的人,但是也正因为如今社会的发展,让大家有更多的机会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互联网时代,浮躁的东西是多,但是只要静下心,大浪淘沙,总能发现这样的金子,而这些有情怀,有思想的人和事,通过互联网,能让大家有机会接触到。就像关中阿福哥,我也是听了《日谈公园》,才找到他,进而还发现是老乡!
每个人对动画的定义都不一样,就像在我们学校,有的艺术家和老师,把动画归为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与方式,通过动画,可以做传统的艺术,可以做实验艺术,可以去延展装置展示。
而对于我这个普普通通的小城市上来的人来说,动画于我而言,就是小时候每天六点半端着板凳守着电视的那一个个下午,还有那些因为学习和看动画片和父母的一次次博弈。那时经典的动画片所潜移默化渗透的价值观,到现在还在很多地方影响着我自己对于生活,爱情,亲情的态度。如今,它又成了我和儿子两代人减少代沟的一个很好的媒介。未来,我也希望动画片能成为儿子长大后无论顺境逆境精神世界中可以自处的那一片绿洲。作者:毛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