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1500字: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题记
你是否认识这样一个人:年过中年,业绩平平,与妻子孩子生活的很融洽?这种人,想必在生活中很常见吧。这本书就是讲述了这样一个人身上发生的种种故事。
可如果突然有一天,这个人突然离家出走了,只留下一张“晚饭准备好了”的纸条就抛弃了身无分文的妻子儿女跑到了巴黎,你会怎么想?憎恶,对吧。书中的每一人一开始都是这样想的,还为他妻子的悲惨遭遇感到同情。后来,书中的“我”到巴黎与他见面后得知他离家出走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画画。你也许会感到惊奇,不可理喻,可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再后来,“我”搬到了巴黎,结识了艺术家——施特洛夫,正巧又遇到了他,并且发现他也常常要为了吃饭发愁,可似乎只要能画画,别的也就毫不在乎了。
过了几个月,他突然病了,病得很严重,于是住进了施特洛夫的家。施特洛夫和他的妻子全心全意地照料他,可等他稍微康复后却又把施特洛夫赶出自己的画室,要求要独自在里面作画——他当时在别人眼中画得并不好。看到这儿,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气愤不已,甚至想钻进书里狠狠地打他一顿,可这却不是最严重的。后来,等他痊愈后,施特洛夫的妻子竟对他产生了好感,要求跟着他一起走,可怜的施特洛夫也感受到了人性的悲惨。
许多年过去了,他离开了巴黎,开始了在马赛的流浪生活。后来他又去了塔希提岛,与当地一名土著女子结婚生子,并在那里创作出了许多令世人惊叹不已的画作。不幸的是,他患上了麻风病,双目失明,痛不欲生。可就算这样,他也坚持做画,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秒钟。
他就是毛姆笔下的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或者说著名画家——高更。
这本书书名中的两样东西——“月亮”与“六便士”在书中几乎就没有出现过,可是书中的道理也离不开它们的象征意义。“六便士”是数目较少的一笔钱,非常平常,人人都可以拥有。而“月亮”则是非常遥远的,在当时人们的眼里是遥不可及的,并且总是那么神秘,不可捉摸。读后感www.simayi.net斯特里本来拥有着那么多“六便士”——幸福的家庭,稳定的收入。可他却并不满足于此,他追求的是“月亮”,他心目中的月亮。其实在现今社会中许多人都是非常“六便士”的,得到了一点微小的好处,就不愿意继续尝试追求更加远大的目标,不愿意抬头看月亮。说得好听点,这叫见好就收,适可而止。可当你真正去尝试,而到达了“月亮”的境界时,你就会发现当时的“六便士”是多么的卑微。
可斯特里这个人说来也很奇怪,他作画时从来不允许有别人在旁边——任何人都不行。
画完的画也从来不想着卖掉,不轻易拿给人看,甚至有时画完就扔掉或烧毁。你也许会问,那他画这些画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书中的“我”通过与他的对话猜测是因为他能感受到世上一些常人感受不到的独特的东西,只能通过绘画把他内心深处的想法表现出来,而等他画完后就认为他该做的已经完成了,那些画也就不重要了,于是毁掉也无所谓。他不求人们理解他,赞同他,只求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解放”,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
你也许还会认为斯特里有做的不合理的地方,那就是他完全可以与妻子儿女呆在家里画画,为何一定要离家出走,过着穷困潦倒的日子画画呢?这就是斯特里另外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了:他对爱情的看法。他认为每一个男人都需要经历一段爱情,但是当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后就不再需要了。他认为女人总是会想方设法想要讨好自己的丈夫,而那会让女人拖延他们实现理想的脚步。正如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写道:“爱情是一种病,得治。”
这本书中还有一个出彩的地方是作者对人物的分析,把“我”眼中的各种人的行为分析出了各种可能,并试着用可能性最大的一种说服自己。如果你对这本书还有许多疑问的话,去看原著吧,也许那会使你更好地理解“月亮和六便士”。作者:陈钰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