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读后感1000字:
怎么开始读《中庸》了?
说到“庸”,我一直觉得应该同“慵懒”“庸才”联系到一起,已经四十多岁了却还这样来认识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真是可悲的很。最近,我来看鸠摩罗什传记发现他是先了解了传到西域的《老子》《易经》,才来到中原弘法和翻译佛教的。我也发现自己在佛教典籍的学习中,自己感觉缺失了很多应该知道的常识,所以我觉得反哺《学》《庸》等古代中国的典籍很有必要的。中国宗教界也是这样,净慧长老当年直陈中国佛教的“官”“阔”“俗”“霸”,又有多少人警醒,真到把刀放到自己的头上来了,还没有发现问题在哪里。像老和尚那样既有中国古代儒道文化底蕴,有能深入佛教经藏的善知识难找呀!我们必须自己回来《学》《庸》。
我对学习古典的一点认识:
我觉得古人学习,最重视的是“言传身教”。我们现在的老师很难做到“身教”,我也看了网上对于丹老师的评价。我还听人讲我们本地的一个企业家推动传统文化教育,自己却转身就骂街。因为文化的断代和缺失,我们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真的不好找到好的老师。电视上、网络里鱼龙混杂,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来辨别!寺院里开法会,参加的人很多,但是有几个是为法而来,齐云鹿老师说:“聚在一起是热闹,现在关键的还是远离教法的精神实质”。读毓老师的讲记,其实也觉得很生涩,因为我们之间还是很有距离的,但是毓老师对当代的社会现象还是有很深刻的认识的。另外,毓老师的讲解多是用经解经,《中庸》解释引自《易》《礼》《春秋》还有《老子》,当然我们没有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整体的深入,也不一定会在单本的学习中有大的获益。慢慢来吧,“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毓老师还指出《中庸》和《易经》互为中表,因此了解了《中庸》,还要来学习《易经》,才能更好的学以致用。
毓老师看台湾:
毓老师力主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认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
毓老师老师认为台湾的佛教,看着热闹,实际上烂七八糟。他对印顺法师、圣严法师和证严法师基本上是肯定的,但是认为应该“道济天下”,不是“慈济天下”,不能只解决人民肉体上的问题。
结语:
毓老师往往对于一句经文,解释的很远,所以这时候我读得不知道怎么回到经文上去了。毓老师的思路很开阔,除了引经据典,还很跳跃,一不留神就跟不上了。跟着毓老师来学习纯正的,不掺杂西方东西的学问,应该是一件趣事。我两天读完了毓老师的中庸,虽然并没有把握住他的思想精髓。但是觉得从来没有的痛快。毓老师说:“国有道一言足以兴,国无道一默足以容”不是孔子思想的本怀,应该是汉儒加进去的。中国人应该有担当,中国文化不能在我们手里断送了。中国文化要有自信,从我做起,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者:懒看闲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