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儿童的悲剧》读后感1500字

《天才儿童的悲剧》读后感1500字

本以为这是关于超常儿童智力开发的,一直没有买。最近才发现,这是一本从精神分析视角看待母婴关系与成年后心理疾病的书。哈尔滨出版社出版,作者瑞士的艾米丽米勒。

这本书介绍了超级敏感的孩子们,他们成年后善于倾听,富有同理心,很关心人,然而他们对于自己童年的回忆却是困难的。他们对待别人或许很和蔼,对待自己的孩子,有时可能十分苛刻。他们好像一直带着虚假的“自我”生活着,因为他们无法跟自己的内在小孩连接上。这或许起因于他们的童年早期,父母是带着他们的期望看着这个孩子,而没有准备好接纳这个孩子的真实。孩子却是极端敏感的,当他们接收到养育者的神情和语调,他们很自然就发展出一套虚假的自我来应对父母,获得他们的爱。

书的第二章,从抑郁和妄自尊大两种情绪上,去分析一个孩子从小没有机会跟自己的母亲真实连接,从而不得不发展出一套机制来满足自己。也就是通过构建出一个虚假的自我,获得周围人的称赞,或者靠外在来赢得掌声。因此他们的情绪在妄自尊大和抑郁两种极端情绪之间摇摆,也就形成了两极情绪。

看了这本书,我不禁想起NLP课程上老师问我的一句话:你有什么特性是你家人不知道的吗?我睁大眼睛想了半天,无比震惊地摇摇头。那一刻,我的脑袋里浮现出一处被修剪得很整齐的灌木丛。我脑袋里关于自己的性格特征的评价,全是来自父母从小到大日常对我的各种评价。同时我也深深地了解,我的父母并不懂我。然而,那一刻我才清醒地认识到,何止是父母不懂我?我自己又何尝了解自己?我一直以为的“我”在哪里?

《天才儿童的悲剧》读后感1500字.jpg

活了三十多年都是假相。我一直以为我是叛逆的,不听话的,同时也是温顺的,服从的。结果,我行为上会有不服从;精神上,我全盘接受了父母给我的价值观人生观。我从来没有超越他们!我都没找到那个真正的“我”!我印象中的我,是父母用语言虚构出来的!那一刻我明白我孜孜不倦学习心理学的真正内在动力了。

然而我也是书中所描绘的极其敏感的人群,也就是最适合做心理咨询师的那种人。共情和移情能力很强,很容易捕捉到别人的想法。当我同学第一次给我指出来之前,我还以为人人都有这个本事。当我集中注意力时,我很容易猜出别人的想法,帮他把话说完,或者主动提供帮助。当然,幸亏我比较懒,有这样功能又勤快的人肯定累死了。所以我懒得管成人,而喜欢跟儿童打交道,不会累死。我这样的敏感,我猜一定是婴儿期获得非常好的照顾。

共情能力是母亲和婴儿早期互动时,母亲轻易捕捉到孩子需要,并且满足他。婴儿就很容易形成共情能力。我和我的孩子,这种心灵相通的默契也是一直存在,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我还以为是本能。直到看到这本书上记录了一位母亲抱怨,我才知道,这也是早期我母亲的功劳。而早期我母亲对婴儿的这种敏感,自然又得益于她的母亲。一个没有在早期被很好对待的母亲,就很难形成与自己的孩子的自然互动。

动物实验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除了恒河猴子的实验,二十只猴子被剥夺了母亲,长大后,有八只猴子虐待自己的猴崽子,七只猴子对自己的猴崽子视而不见,四只猴子杀死自己的幼崽,一只猴子很笨拙地抚养自己的孩子。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风雨哈佛路》也印证了精神分析的观点。一个生命力极其顽强的孩子,在母亲得艾滋病和精神分裂,父亲吸毒的家庭里成长。母亲去世,父亲被捕入狱后,外公只肯勉强接受她姐姐,不愿照顾她。于是她先跟着一个邻居老太太,后在街头流浪。她从垃圾堆捡来百科全书就认真阅读,并且在一个贫民区补习班流连不返,最后补习几个月,考上了哈佛大学。用家庭系统或者其它来解释这个现象很困难,为什么这个女孩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在那样混乱的家庭里不屈不挠,还是继续顽强地绽放着她的生命力。

电影末尾,这个女孩回忆起她早期的生活,母亲精神分裂没有发作时,一家人在草地上欢乐地笑着跑着。也许恰好在她生命早期,最需要从母亲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的时候,她母亲的目光一直很温柔,充满了欣喜。那种看自己的宝贝的心情,也许是第一个孩子,她的姐姐没有感受到的。即使后来母亲发了疯似的抢生活费去吸毒,即使后来母亲病歪歪躺床上,她心里那个母亲,仍然是那个欣喜地看着她,像看着宝贝一样的母亲。

我们小时候活在母亲的目光中,大了,也许还活在小时候母亲看我们的眼神里。作者:傅红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