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发火了》读后感600字:
请相信,原来少儿绘本故事是可以打动成年人的。就像我,现在每当我读起绘本故事,总会被感动。就比如,今天的这个故事。
这世上,有哪个小孩没有被父母吼过、凶过、甚至是打过呢?特别是中国的所谓“孝道”,讲究对父母的无条件服从。因此,“棍棒下出孝子”竟会成为俗语。
在这个故事里,一个吃饭、洗澡、画画的时候,都会被妈妈吼的孩子小山,内心无比害怕。而暴怒的妈妈,也突然失去了孩子。当历经艰难寻找孩子的过程中,妈妈意识到自己暴怒下的一字一句都深深刺痛着孩子单纯的心。最终,当妈妈意识到错误的时候,孩子小山才重新回到妈妈的怀抱。
其实,中国古代的儒学家说,以德服人,讲究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中华文化,本来是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格格不入的。西方人说,父母要和孩子做朋友;东方人则说,言传身教。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从未鼓励过教育的粗鄙化。
然而,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多父母会对孩子吼叫、甚至打骂呢?
表明上的理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内在其实是父母自己的惰性,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表现得毫无耐心,更缺少与孩子换位思考的“同理心”。因为,打骂、吼叫是最简单的“教育方式”。
可是,父母的吼叫、打骂虽然简单,但却根本无效。因为,父母任何情绪上的宣泄只会让孩子感受到恐惧和厌恶。教育的根本,在于教会孩子方法。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给方法论。孩子不受控时,我们需要的是,给孩子一套自控的方法论。比如,我曾说过,女儿不吃饭,我就给她做饭团。她不愿洗手,我就跟她玩帮小手洗澡的游戏。
每个家长都可以自己研发一套教孩子成长的方法论。但,绝不是吼叫。愿每个孩子,都有一位不吼不叫的爸爸妈妈。那么整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作者:邓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