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与姿态——《先生当年》读后感1500字:
《不争的柳诒徽》
《不争的柳诒徽》一文中提到柳老先生的外祖父,老人家酒量极好,常常边饮边和儿女们谈古论今,尤其不忘叙述历代先辈的诗文道德。年幼的柳诒徵就坐在外祖父旁边听,真是既增长知识又励志。老人家和孩子们讲先辈们的诗文道德,这是个非常好的做法,使得家风非常棒,也使得家族精神得以传承,无形中也帮助孩子们树立了榜样。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孩子们就会去效仿那些先辈,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绩。也因为此,柳诒徽从小就养成了克制、平和的作风,以至于他批评人的时候也是一个有温度的人。受了批评的人如沐春风,必然能欣然接受他的批评。
柳老先生的"不争",似乎也是一种争,是平心静气地争,是不争之争。柳老先生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凡是他所教的学生表现优秀的,都是学生本人天资高,志趣好,自己能深造有成,不是他教的好;至于许多表现平庸的,也各与他们的习气和环境有关系,但他作为老师也应负一定的责任。何等的谦虚,这样的虚怀若谷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大师的"虚怀若谷"》
周予同老先生说过,世上绝无完全无用之人。真正的大师,真正的学者,都是很谦虚的,反而是那些一瓶子不满,半瓶晃的人,才容易沾沾自喜,取得一点成绩就喜不自胜。后来提到胡适先生上课的时候,教室里黑压压的都是人,甚至走廊里也挤满了人。就是这么多人的课堂,大家仍能做到鸦雀无声,聚精会神地听这位大师娓娓而谈。苏雪林曾评价说,这不但是心灵莫大的享受,也是耳朵莫大的享受。可见胡适老师的课是多么的精彩。
学生享受你的课,那应该算是教学达到的极高境界了。不由得想到高考改革以后可能会走班制,如果没有学生选自己的课,那将会是多么尴尬的事情啊,所以现在就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个人魅力。
《胡博士题字》
《胡博士题字》其实讲的是黄赏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过河卒子》的杂文,对胡适先生进行了抨击。当然胡适先生知道这件事,后来,潘静远先生在采访胡适的时候,以黄赏先生的名义请胡适先生题字,胡博士写下:“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用九个字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读后感www.simayi.net表达了坚定的态度,却又表达得如此委婉,很有绅士风度,做得很漂亮。这种涵养功夫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够修炼得到的。胡博士在《四十自述》一书中提到了自己的母亲。文中说到,如果我学到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足见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影响真的是深远的。身为一个母亲,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一定要规矩自己的言行。
《不居功》
《不居功》这篇小文章主要说的是叶圣陶老先生。叶老认为开明书店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他自己的付出只是一小份,只是一小份而已,真是谦虚之至,这种"不居功"的精神非常值得学习。这篇文章还提到了宗白华老先生,话说他当编辑时发现郭沫若先生的诗中充满激情,又以一种不拘一格的形式呈现出来,深深地震撼到了宗老先生。结果整整一个月的新诗栏目刊登的都是郭沫若先生的诗歌。给了郭沫若先生一个机会,燃起了他创作的火花,引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从此中国文坛升起了一颗巨星。宗老却认为,作为编辑,自己只是尽了职业范围内应尽的职责,对于郭沫若取得的成就,丝毫没有自己的功劳,都是郭沫若先生不懈努力的结果。读到这里我想到了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的吴大猷老先生,他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中的代表人物杨振宁、李政道,甚至摘取了诺贝尔奖的桂冠。对此,老先生淡然写道,"他们譬如两颗钻石,不管你把它们放在哪里,他们还是钻石。"没有只言片语提及自己对这两个学生的付出。老先生博学却又不居功,如此胸怀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作者:郭立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