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000字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000字:

近日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以前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地下室手记》。二位都是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但是我个人更喜欢陀氏,他的作品触及复杂而深奥的人性,他似乎更懂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纪德曾说,“能承担人性最大可能性者非陀氏莫属。”而托尔斯泰似乎囿于“上帝”“信仰”“基督教”的圈子中,总想给人提供一种宗教上的救赎。例如,在《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的妹妹玛丽,《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的妻子凯蒂,这两个人物似乎是托尔斯泰所钟爱的,她们是虔诚的基督徒,最终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人物列文始终在追问人生活的终极意义,开始时他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他的生活因为“无信仰而无所凭依”。小说结尾部分是以他最终拥抱上帝而结束的。

读完《安娜·卡列尼娜》,掩卷而思,久久挥不去安娜的影子。相对于《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我更喜欢安娜。娜塔莎很漂亮、单纯、善良,但是她嫁给皮埃尔后俨然一个庸俗家庭妇女,养育了一大堆孩子,体态臃肿、着装随意,完全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唯皮埃尔之命是从。安娜与之大相径庭。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000字.jpg

这部小说我在中学时读过,但是那时只是当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来读,今日再读,读出很多况味。沙皇俄国的等级制度、社会的不公平、底层人的挣扎、上流社会的奢侈骄淫、等等。同时领略了俄国风光:广阔的田野、漫天大雪、桦树林……见识了俄国上流社会的打猎、赛马、舞会等场景。但是,吸引我读下去的仍然是安娜这个人物。托尔斯泰对这个人物的塑造是极其成功的,因为她让我难以忘记。

她爱上渥伦斯基,是以她整个的生命去爱,她具备爱的激情。很多公爵、伯爵夫人(例如贝特茜)都有情人,有的不只一个、二个,可是为何她们能够一生平安,偏偏安娜以死告终?就是因为,别人把爱情当游戏、当装饰、当炫耀的资本,而安娜却是真诚地去爱、去生活。

安娜正直、聪明、善良、高贵。她之所以厌恶丈夫卡列宁是因为她看出了他的真面孔。卡列宁对地位比他低的人趾高气扬,对同等地位的人心不在焉,对权贵们卑躬屈膝。在和渥伦斯基一起生活期间,她阅读了大量书籍,既读小说,也读严肃作品。她通过书本和专业报纸研究渥伦斯基从事的种种事业,渥伦斯基钦佩她广博的知识和惊人的记忆力,经常向她请教农业和建筑方面的事情。安娜尝试写作,正着手写一本儿童读物。渥伦斯基有个英国驯马师,嗜酒如命,撇下一家人不管。安娜关心照顾他们,亲自辅导那些男孩学俄语,还把那家的女孩儿带回家作为养女抚养。人的高贵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待人平等,蔑视权贵。《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司汤达着力刻画的这样的高贵的形象。安娜也是这样一个形象,她的灵魂是发光的。其实人是否高贵和物质财富无关。一个穷人可以造就一个很猥琐的灵魂,一个富人可以成就一个很高尚的灵魂。

安娜始终是那么美丽、高雅、真诚、率真、有教养。她身上有一种卓尔不群的东西,在沙皇俄国上流社会女性中,她宛若假宝石堆中的金刚砖,散发出璀璨光芒。

这么美好的女子,怎么就为情所困,最后香消玉殒了呢?托尔斯泰对她最终走向自杀的心理是一步步层层展开的,作者就如一个老道的心理医生,剖析毫厘、擘肌分理,抽丝剥茧般向读者展示了安娜内心的痛苦挣扎过程。她不能和渥伦斯基成为合法夫妻(因为卡列宁不同意离婚),读后感m.simayi.net于是她被莫斯科和彼得堡的社交圈弃若敝履。她整个的精神、情感世界里就只有渥伦斯基。然而男人有一种追求自由的天性。渥伦斯基爱安娜,这毋庸置疑。不得不承认,安娜有自身致命的弱点,她过于自尊、过于敏感、过于依赖爱情。琴弦绷到极限,一根手指就能把它压断。

安娜自杀了,她的行为是多么愚蠢啊!渥伦斯基失去安娜后生不如死,可是他没有弥补的机会了,只有深深的自责和刀搅般的痛苦。不到两个个月,安娜的哥哥奥勃朗斯基就完全忘记扑在妹妹尸体上痛哭失声的样子,开始与别人谈笑风生。这样的人情冷暖,令人心从悲起。渥伦斯基的母亲如此评论安娜的死,“她这种女人死得其所。连死的方式都那么卑鄙下贱”。(托尔斯泰,977)她能说出这样的话,足以看出心肠之恶毒。(托尔斯泰在叙事过程中很少对人物进行评判,他把评判的自由权利交给了读者。)

读完这部小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在感情上,不要做任何人的奴隶。爱情虽然美好,但并不是一个人全部。爱情如花朵,需要合适的土壤。没有土壤,爱情之花迟早会凋零。而爱情要想永远美丽,爱的双方必须要独立---精神上、情感上的独立至关重要。

读书的过程,就是引发思考的过程。而这过程就是培养critical thinking(思辨)的过程。思考使人延迟下结论,伟大的作家从不轻易告诉读者这是对、那是错;人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而是激发读者进行思考,而思考活动才是人存在的真正价值所在。康德曾说:“文学的目的是目的之外的目的。”作者:王艳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